一叶小舟正起航
——记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一周年
新华社记者潘革平
2015年9月16日,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欧盟办公区的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在对外文化交流大发展的背景下,迎来成立一周年的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严振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一年间,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成为双边文化交流的一个常态化新平台。在举办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活动、探索新型文化交流模式的同时,也为部省(市)合作共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开了个好头。
从去年9月16日的开幕展览“张充仁与比利时”,到迎接2016猴年“欢乐春节”庆祝活动,再到目前正在举行的“水+墨:当代艺术中的传统”展览,文化中心通过一系列展览、电影、音乐会等免费活动拉近观众与中国的距离。而文化中心举办的汉语课程、美食讲座、气功、书法、品茶等众多“接地气”的活动,更是受到民众热捧。
据严振全介绍,文化中心的活动项目设计之所以能有的放矢,一个重要原因是借助了当地专业调查机构之力。正是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文化中心与比利时多个专业机构签订了协议,从团队建设、后勤、法律等方面为中心的顺畅运行提供保障。
一年间,文化中心还根据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建立了全媒体宣传平台和重点受众数据库。涵盖中、英、法、荷4种语言的官方网站已上线,脸谱和微信公众号也投入使用。文化中心的各类活动信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受众传播。
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不同,受众在接受不熟悉的文化产品时,其兴趣、理解能力等都会大打折扣。为了降低此类“文化折扣”,文化中心开创了一些新型交流模式。如今年4月举办了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与中国新一轮开放性经济构建”为主题的媒体早餐会。7月,又举办了以“中国之未来:中国模式与西方”为主题的首届“思想者对话”,一批专家学者就中欧双方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大课题开展深入交流,搭建了中欧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由中国文化部与上海市合作共建,是首个采取部省(市)合作共建模式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据严振全介绍,虽然合建的文化中心仍会从全国的角度来精心策划、推介对外交流项目,但它对省(市)合作方来说无疑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今年6月,上海在文化中心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感知中国文化·体验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相信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这叶刚刚起航的小舟必将成为一条能拉近中欧民众心灵距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