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完善的避险车道应当由避险车道引道、避险车道、服务车道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避险车道应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失控车辆从主线中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造成干扰;二是使失控车辆平稳停车,不应出现人员伤亡、车辆严重损坏和装载货物严重散落的现象。
紧急避险道一般设置在较易发生事故的路段。高速设有多处紧急避险车道。由于驾驶员没有分清避险车道及服务车道,因此也出现过严重的交通事故。
避险车道为碎石路面,服务车道为水泥路面。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内后驾驶员要打开车辆的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150米外设置警告标,人员迅速至高速公路旁的护栏外,及时报警。
八、常见问题会解决
发动机不能启动:首先要检查分电器、火花塞、高压线等是否因为汽车淋雨等受潮,如果是这样,可以把受潮机件晾干,然后再发动;其次,检查火花塞是否损坏,如果损坏,只要更换即可;最后,检查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
突然爆胎:后胎爆破会使汽车尾部发生摇摆现象,但方向一般不会失控。这时可反复轻踩刹车,慢慢地将车辆停下。前轮爆破则会造成汽车向破胎一侧跑偏,此时应双手用力控制方向盘,并松开油门踏板,使汽车利用转动阻力自行停下,千万不要急于刹车。
制动失灵:首先要根据路况和车速控制好方向,脱开高速挡,同时迅速踩一脚空油,将高速挡换入低速挡。在换低速挡的同时,应结合使用手刹,但要注意手刹不能拉紧不放,否则容易使制动盘“抱死”,很可能损坏传动机件而丧失制动能力。
水箱开锅:停车之后不要关闭点火开关,要让发动机继续运转,利用风扇冷却。待发动机冷却后,用布盖住散热器盖,缓缓将其打开,这时要注意保持距离,以防热水喷出伤人。如缺少冷却水,加入的冷却水应选用蒸馏水、纯净水等水质较软的水,以防形成水垢影响散热。
九、杜绝疲劳驾驶!
驾驶犯困最危险:不要长时间驾驶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如此,还是不少交通事故都是因为疲劳驾驶引起的。即使安全抵达目的地,可经过十个小时的持续驾驶,恐怕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体力再游玩了。
在长途旅行中,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可以节省体力和时间,但在省道上行走可以观赏沿途风景,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因此可以适当双重选择。既然是自驾游,没必要拼命赶路,行车速度可以稍慢,一为安全,同时也可以尽情欣赏四周风光。同行中至少有两人会开车,每人轮流驾驶2个小时,保持体力和最佳行驶状态才是安全驾驶的上上策。如果实在没人替换,不妨在感觉累时靠边停车,下车伸个懒腰、散散步,哪怕在车里打个盹。待缓过疲劳劲后再抖擞精神重新上路。
十、雪天停车也有小技巧
当你累了、倦了、或者是到服务区休息用餐时,该如何在冰天雪地中停放好自己的爱车?
停车勿在积水处:雪天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变化,车身常常在停放一晚之后会发生结冰现象,因此结冰是雪天停车的最大“敌人”。如果雪天将车停在室外,就不能停放在有积水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地方停车,晚上积水会再次冻结,将车胎与路面冻在一起,启动车辆时会令轮胎胎面变形,甚至直接撕裂轮胎。此外,雪夜露天停车,最好不要拉手刹,这是因为车辆在湿滑路面行驶后,制动盘和卡钳内部会留下大量积水,若停车后拉上手刹便有可能冻结,造成次日启动车辆时无法移动或伤害制动系统。而为了防止车辆移动,手动挡车型可以挂前进挡或倒退挡,自动挡车型挂停车挡,并选择在对角两个轮胎放置石头或木楔。
大树底下不停车:由于树上有较厚的积雪,经历昼夜的温度变化会形成冰凌或冰块,一旦树枝晃动便会掉落,对爱车的车漆和天窗都会造成伤害。此外,雪天停车后应抬起雨刷器,因为在一夜的寒冷之后,玻璃与雨刷接触面会结冰冻牢,而早晨开启雨刷则会撕裂雨刷器表面橡胶,甚至损伤雨刷器电机。
巧用干毛巾:雪天车窗和车灯容易损坏也是不言而喻的,雪天停车后车窗会被冰雪覆盖难以清除,因此,应在停车后找块面积较大的干毛巾覆盖在玻璃之上,两边在车门关闭时夹住,次日只要拿下毛巾抖掉上面的积雪即可。此外,车辆前大灯的保护也很重要,在雪天行驶之后,发热的灯泡会融化灯罩外面的积雪,但在停车后很容易再次冻结形成冰面,不仅影响照明效果,还有可能冻裂灯罩,因此在停车关闭车灯之后,用毛巾擦掉灯罩表面的积水,次日只要扫掉灯罩表面的积雪即可保护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