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符号风靡世界
任何地方都有其特殊风味的肴馔,但要形成菜系,则须有丰富多彩的名肴名点,各种肴馔的制作还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使之构成整体。高岱明说,淮扬菜系大多以江湖河鲜为主料,以顶尖烹艺为支撑,以本味本色为上乘,以妙契众口为追求,雅俗共赏而不失其大雅,尤其是“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使之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吴明千告诉记者,淮扬菜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始于秦汉,鼎盛于明清,现代淮扬菜系则形成于清末民初,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几乎每道淮扬经典名菜都有可咀嚼的故事,比如“千里莼羹”,是说西晋文人张翰在齐王冏幕下做官,见秋风起而思故乡吴郡的莼羹、鲈鱼,后弃官还乡,此菜因而得名﹔又如“淮安蒲菜”,又称淮笋,因梁红玉曾掘蒲根充军粮,自南宋后又称“抗金菜”。
如今,淮扬菜已成为中国美食的一个符号,除了国庆招待会,招待外宾、驻外大使馆及领事馆举办宴会时也经常采用淮扬菜风格。“很多外国人不知道扬州,却知道扬州炒饭。”中国烹饪大师、扬州生活科技学校副教授嵇步春告诉记者,几年前他连跑了欧洲5国,在当地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淮扬菜。
淮安对淮扬菜的推广也是不遗余力。自2002年以来,淮安连续举办了12届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2008年开工建设国内第一座主题性菜系博物馆。
“淮安市已正式启动淮扬菜烹制技艺申遗工作,目前,‘江淮一品’等部分淮扬菜烹制技艺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下来,淮安还将积极争取申报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晓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