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够吗?
建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上述报告称,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那么,如果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降低,钱从哪里来呢?
熊晖认为,养老保险目前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的大头,而国家应该在制度转轨期间承担这部分转制成本,建立起职业年金最为关键,这部分应该会由财政资金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双重投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有两条路,一是沿用企业养老改革时的视同缴费政策,这样对于财政资金的压力会小很多,但是今后也面临养老金个人账户亏空的问题。”熊晖说。
“二是由财政一次性将个人账户坐实,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但这对于财政将产生巨大压力。”他说,“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沿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是明智之举,既可以减少改革面临的阻碍,也能通过经济逐渐发展消化历史的欠账。”
郑功成指出,这次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建立稳妥的“中人”过渡办法,让老人和新人之外的“中人”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应当解决好机关事业单位中编制内外员工的现实权益差距问题。
陈步雷建议,对于“中人”,应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强制性职业年金双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按60%的替代率(养老金与在岗工资之比)进行制度设计;同时,建立强制性的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的替代率以现有待遇不降低为要求,大致按照替代率的20%至30%进行设计。
“‘中人’的强制性职业年金应实行非积累模式,列入当期财政预算。”陈步雷说,“通过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基本保持‘中人’养老金待遇,降低改革阻力。”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徐博、赵宇航、罗鑫)
(《解放军报》2014年12月25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