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科学家期待“蛟龙”号详探海底热液喷口及烟囱体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旭东责任编辑:牛晨斐2015-01-26 15:55

新华社“向阳红09”船1月26日电(记者张旭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正搭乘母船“向阳红09”号从毛里求斯前往西南印度洋,执行本年度“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三航段任务。科学家们对“蛟龙”号的新征程充满期待。

“蛟龙”号于上月18日至本月19日执行了本航次第二航段任务,在西南印度洋共下潜9次,不仅取得了海底热液喷口的热液流体、烟囱体、硫化物和生物等样品,还测量了几个热液喷口的温度,其中最高温度达379摄氏度。

随船科学家、中国同济大学的周怀阳教授说,在目前航段,科学家想利用“蛟龙”号测量更多热液喷口的温度,探究西南印度洋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热液喷口的最高温度,以及针对同一热液喷口的不同测量位置、不同时间的温度数值的变化情况。

“此外,我们想尝试在‘蛟龙’号上安装激光测距仪,这样就可以测量海底烟囱体有多大,”周怀阳说。

同时,科学家希望在这个航段了解海底的活动烟囱体与不活动烟囱体、高矮烟囱体、高温与低温烟囱体之间的关系,局地热液喷口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联。

中国科学家还期待借助“蛟龙”号考察烟囱体的根部,从上至下拍摄活动的烟囱体,并在某一位置静止拍摄20至30分钟。由于海底热液区地形十分复杂,大大小小的热液喷口高低起伏,潜水器操作难度大,潜航员与科学家仍在讨论作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在上个航段,“蛟龙”号在中国科学家发现的首个海底热液区——龙旂热液区的南部和中部多次下潜作业,并在长白山热液区下潜1次。“我们希望‘蛟龙’号在新航段能重点在龙旂热液区北部、中部和东南部进行精细作业,并在长白山热液区再下潜1次,在断桥作业区至少下潜1次,”周怀阳说。

由于大洋中脊构造和岩浆等活动,温度只有几摄氏度的海水渗入洋壳,被海底高温岩石加热排出,高温流体与周围冷海水混合,形成高温或低温热液区,在高温热液区往往沉淀形成硫化物烟囱体和多金属硫化物。多金属硫化物富含铅、锌、铜、金、银等金属元素且富集程度高,是重要的潜在海底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