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还受害者尊严

——衢州“万少华团队”七年救治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烂脚病人”纪实(下)

来源:新华社作者:郁琼源 冯源责任编辑:刘航
2015-08-31 09:43

蜿蜒崎岖的山路千回百转,车开到尽头,就是九华乡坞口村。下车过了村口小桥,拾级而上,就是魏洪福老人的家。老魏的名字虽好,但是日寇却让他吃了70多年的苦头。

“感觉怎么样?”这天来的是万少华医生、毛晓伟医生和姜好护士。万医生一边问,一边和队员们戴好橡皮手套、口罩、帽子,准备药品。魏洪福老人牙齿几近脱落,他双脚裹着纱布,脚踝处的脓水已经渗出。

老人把脚搁在摇椅前的小凳上,医护人员驾轻就熟地开始护理工作:拆除绷带,酒精擦拭消毒,涂抹药膏……毛晓伟拿起一管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挤出一段,万少华用戴着橡皮手套的食指涂沾,均匀地在魏洪福疤痕累累、有如树皮的伤口外围涂抹。

在家人和邻居的眼里,自从万医生和他的同事来到魏洪福家里,老人才真正开始享福。儿子魏根财说:“过去我爸病得严重,苍蝇都跟着飞来飞去,家里全靠我妈一个人,我从小就被别的小孩嘲笑,说我爸是‘烂脚’。”

老伴郑樟花回忆:“我生老大的时候,他就发着‘烂脚病’,躺在床上不能起来。那个时候,我经常是背着孩子干活,背柴火、磨玉米、洗衣服……全靠万医生他们,现在老头子能慢慢走了。”

村民吴洪祥说,过去看到“烂脚”,大家饭都吃不下,小孩也不敢去魏家玩,老魏的伤口慢慢好起来了,现在小孩也肯来玩了,老魏还给他们煮茶叶蛋吃。

15分钟左右,魏洪福双脚伤口上都换上了干净洁白的新纱布。万医生他们把医疗垃圾都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黄色塑料袋打包好,再向魏洪福交代几句就返程了。

由于医院用车紧张,万少华经常开着私家车下乡,有一次在上坡路上,车子突然熄火下滑,差点跌下悬崖。提起这段往事,他乐了:“‘老驾’就是这样炼成的。”

由于病痛折磨加上外界歧视,当初,许多病人并不信任万少华和他的同事们。“这些老人与其他病人最大的不同是精神创伤大。亲戚邻居怀疑他们是传染病,又嫌脏嫌臭,不敢与之来往,而他们自己也就躲起来。我们刚开始护理的时候,许多老人已经丧失了治愈的信心,抗拒心理很强。”

沟溪乡碗窑村的“烂脚病人”巫双良,生于1939年,单身了一辈子,拿低保金居住在敬老院里。2009年,万少华团队来到了老人的身边,但是护理工作起初并不顺利。

“一开始他是非常拒绝的,说‘你们肯定是骗子,出去,不需要你们帮我’,还从桌子上拿起竹子做的菜罩甩到我身上。我们请村干部一起做工作,再三解释,他才将信将疑地让我们护理他左腿上的伤口。”

万少华说,经过一次次上门救治,巫双良老人原本溃烂的左腿有两三处创面开始结痂,看着渐渐好转的腿,老人满心欢喜,此后,只要看见万少华,他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平常有点头痛发热的也找他,把万少华当成了自家人。

“老人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万少华说,在坞口村还有一位“烂脚病人”叫刘四古。7年前他们首次上门,问路时,村民只是指着200米外一间集体房,并不愿意过去。进门后他们发现,老人的腿因为流血流脓,三月份的天气还不能穿裤子袜子。

“生活环境比乞丐还要凄惨,我同事毛晓伟看到他伤口的痂皮下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以为是个出血点,掀开一看,居然是密密麻麻的蛆。”万少华说,刘四古是他们最早接触的“烂脚病人”,震惊之余让他们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老人们也逐渐学会自我护理。航埠镇姚家村的91岁老人姚贵土看到万少华他们进门,就熟练地解开左腿上的绷带,一圈圈地打开绷带的结头。记者看到,他伤口周围的皮肤已经不再发青发黑而转为暗红色。他的二儿子姚银良说:“我爸的伤口原来经常发出指头大的水泡,然后一碰就烂,没法下地走路,现在脚好多了,全家人都非常感谢万医生他们团队。”

8月9日下午,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在金华开会研讨“烂脚病人”治疗经验,当天刚忙完一台手术的万少华走出手术室,顾不得吃饭,开车近百公里赶到会场。“我们的团队希望能得到专家老师们更多的指点,他们已经答应下一步到衢州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治疗那些老人。”

“尽可能地帮老人们疗伤,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这是我们护理团队的初衷。”万少华告诉记者,当时确诊的39名护理对象已经有20人去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和时间赛跑。”

(新华社杭州8月31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