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兵和湘西文豪共同见证的嘉善保卫战

来源:新华社作者:冯源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5-09-02 11:08

新华社杭州9月2日电(记者冯源)“鬼子的军刀窄,湘军的马刀宽。”今年90岁的谢天佑老人展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雪亮的马刀,死命挥下去,鬼子连人带枪都能被劈成两段。我亲眼见过好几次,鬼子的血都溅到我的身上。”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至平湖一线登陆,侧翼包抄北面的上海战场。其中,以日本皇家标志“菊”为纹样的18师团,登陆后先北取金山县城,随后西进逼近谢天佑的家乡浙江省嘉善县。

嘉善保卫战于11月8日打响,最先投入战斗的是来自湖南的预备11师41团,他们打伤了18师团第35旅团长手冢省三。9日,原隶东北军的第109师赶到与嘉善一水之隔、扼沪杭铁路的金山县枫泾镇,与41团并肩抗敌,因伤亡惨重而退却。

10日凌晨,来自湘西的128师赶到了嘉善县城。与对方拥有飞机重炮的敌军相比,这支“杂牌军”装备低劣,所用的“汉阳造”还是晚清时的型号,还有比“汉阳造”更逊色的“凤造枪”。

谢天佑当时在杨家浜畔放牛,128师3营9连住进了牛棚,来自麻阳的连长陈康强劝他快去逃难。但放牛娃舍不得3头大水牛,执意不肯。11日清晨,牛棚门口就飞来了一颗炸弹。“陈连长叫我去找师长,跟部队走。”谢天佑说。

按照陈连长的指点,谢天佑找到师部请求当兵,但被参谋长拒绝,赖到中午见到了师长顾家齐。“参谋长还想赶我,我就扯住师长的衣服。顾师长说:‘小孩子一个人在这里太危险了,先跟我们走,到时候送他到后方读书,为国家作贡献。’”

考虑到谢天佑是本地人,顾师长让他当了一名小传令兵。“当时鬼子都有步话机,我们全靠传令兵两条腿跑,师长还叮嘱我不要被汉奸和密探发现,要会躲避炸弹。最多的一天一夜,我来回传递了10多次情报。”

谢天佑印象中,南桥村外围的阻击战最为激烈,战斗从凌晨打到了黄昏,双方冲杀肉搏数十次。“最惨烈的一个回合发生在下午3时左右,鬼子先用飞机大炮轰,再放烟雾弹,步兵乘机强攻。顾师长亲自赶来,命令师直部队全部参战,硬是靠白刃战把鬼子打了回去。全村200多栋房子只剩下两间半,村庄周围横着好几百具尸体,牺牲的战士手里还紧握着钢枪。”

战至15日,128师伤亡已达2500余人,奉命撤退。谢天佑游过一条大河送出了师长下达的撤退命令。后撤的队伍中,有一位受伤的军官,他是128师764团团长沈荃,他的哥哥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

事后,沈从文以此战为素材,写就了慷慨激昂的《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谁不是母亲十月怀胎血肉做成的身体?谁无妻室儿女?谁不对生活有点希望和野心!可是知道国家事大,个人事小,就始终只有忍受。”

11月12日上海沦陷,嘉善是浙江首个沦陷的县,比上海沦陷晚了3天。浙江省政协文史编辑部副总编辑姚立军说,嘉善阻击战是淞沪会战后期的重要一战。它有效地掩护了我军后撤,迟缓了南线日军进军南京。

“日本鬼子对我们真是要亡国灭种!我们后来撤到富春江南岸防守,每天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对面的富阳县城,鬼子就做烧、杀、奸三件事。”谢天佑此后在不同部队,先后在江西、湖南和湖北作战,两次负伤。抗战胜利时,他已经是一名炮兵军官,直到1946年8月才回家探亲。

“我的外公当时出来买烟,舅舅劝他不要去,他说‘老头子不要紧的’,结果被鬼子打死了。我的父亲被鬼子拉去当船夫,后被鬼子砍死在河里,尸首不知下落。”腿带旧伤的谢天佑至今过着清寒的生活,“日本居然还有人要否认侵华历史,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不能忘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