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40年,他们为什么一次次主动揭开心灵“伤疤”?

来源:新华社作者:任丽颖、李俊义、高博责任编辑:杨红
2016-07-27 16:49

记者手记:他们为什么一次次主动揭开心灵“伤疤”?

新华社记者任丽颖、李俊义、高博

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的采访中,我们尽量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1976年留给唐山人永远的伤痛,但是交谈中很多人却主动和我们说起自己在地震中的生死离别,揭开心底那块最痛的“伤疤”。他们并不是想单纯地倾诉,而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看来,那场大地震给唐山造成毁灭性大灾难,但40年来,也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宝贵财富。

朱立光是华北理工大学副校长,作为地震孤儿,他成为媒体追踪的采访对象。

“讲讲你和地震相关的,当初父母是怎么蒙难的?”

“姥爷怎么独自抚养你长大的?”

“你的成功和作为地震孤儿的经历有关系吗?”

我们曾经查阅过媒体对他的报道:《“地震孤儿”到博士》《“地震孤儿”到教授》《“地震孤儿”到校长》……无论身份如何变化,“地震孤儿”是他永远逃不掉的标签。我们问朱立光在地震40周年希望媒体如何称谓?

“什么称谓不重要。我现在是个幸福的人,家庭幸福,事业顺利。谁都不愿意揭开自己心灵的‘伤疤’。但接受采访,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因为我是党和政府、人民养大的。讲述很艰难,但假如能给人们带来一点儿励志的参考、生命的启迪,会支撑着我继续讲下去。”朱立光说。

不仅朱立光,那些接受采访的唐山人,他们在回顾、讲述自己40年前的灾难时痛苦的表情,令我们一次次情难自禁。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唐山人在经历那么大的苦痛后,还愿意主动回忆那伤心欲绝的伤痛?”

受访者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40年的悲痛已经转化为了巨大精神力量,40年里那种顽强不息、自力更生的韧劲儿,以及城市所特有的感恩文化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中。

“我们想让唐山的精神文化被更多的人所知,让这种精神薪火相传。”81岁的李升堂说。

生命是脆弱的,24万人在短短的十几秒钟失去生命。生命也是充满韧性的,幸存下来的唐山人用40年的跨度,来演绎重创过后的人生该怎么办?会怎么样?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所说,生命来之不易,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