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创作札记

来源:“国防参考”微信公众号作者:高建国责任编辑:刘航
2016-10-16 19:54

信仰面前的悲壮抉择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芬脍炙人口的名句,揭示了爱情的弥足珍贵,也道出了爱情与自由有时亦是一对矛盾体的真谛。

穿巡“江抗”前辈丰饶而壮美的精神世界,你会由衷感叹,艰苦战争年代的革命与爱情,往往难以两全其美。这就提出了一个不无沉重的命题:在革命与爱情的天平上,孰轻孰重,是检验共产党人信仰与忠诚度的特殊重要砝码。

曾任“江抗”副总指挥和新“江抗”司令员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其爱妻吴恩灼是中国银行巨子吴晋航的女儿。何克希在四川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与吴晋航女儿吴恩灼相知相恋。后因何克希组织暴动失败避走上海,吴恩灼毅然追随何克希走上了叛逆之旅。吴晋航连续两年在英国名校为爱女缴纳出国深造的学费,吴恩灼都没有回头。

后吴恩灼上级命她潜回四川从事秘密工作,并不得告诉任何人,包括她的丈夫何克希。履行特殊使命竟无法兼及珍贵爱情,这一两难选择对吴恩灼来说的确过于残酷。她毅然舍弃爱侣和家庭衔命西征,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发现,丈夫因与妻子失联多年已经另组家庭。此后吴恩灼因被打成右派并开除公职,一度跌入社会最底层,直到十年浩劫后方得平反,恢复了名誉和红军待遇。

奉身革命之诚,骤失爱情之痛,当如山的使命把美好的爱情压得粉碎时,巨大的付出和悲怆的结局,阴差阳错集于一个柔弱女性一身,这一以革命名义酿造的悲剧,的确令人嗟叹不已。笔者在书中这样写道:“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不惜任何代价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是共产党人至高无上的信条和行为准则。爱情和婚姻,有时其实就是磨盘下的一粒米,砧板上的一块肉。”

36个伤病员中职务最高者、“江抗”政治部主任、第20军首任军长刘飞。

吴恩灼,这个曾经的资本家大小姐,先是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和家庭,后又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爱情为代价忠诚于党的共产党员,晚年如诉如泣写下一篇洋洋五千言的文章——《回忆我的革命引路人何克希》,深情追述了自己坎坷而无悔的一生。

为了进步和爱情,可以放弃锦衣玉食的优渥生活;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又毅然牺牲自己美妙无比的爱情。从另一个营垒走来的吴恩灼的党性之纯、信仰之坚,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