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从严治党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晓松 罗宇凡 崔清新 罗争光责任编辑:康哲
2016-10-28 21:46

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

——从全面从严治党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0月27日,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

“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会掷地有声地发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再动员,提升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高度。

这是一次回望过往的实践总结,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行动宣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个勇于自我革新、永葆先进本色的政党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这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全面从严治党旨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是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

回顾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不难发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这条红线贯穿始终: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五中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于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是一个执政党对自身提出的严格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敢于担当、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这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也是一份自我加压的勇气。

深秋时节,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巧马镇孔屯村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事,干部们正在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

“2001年到2011年,咱们用了11年把约6万人搬出了深山区、石山区。2012年到2015年用了4年时间又搬出6万余人。但奔小康的时间不等人啊,今年一年就要搬出6万多人。怎么干?怎么解决问题和矛盾?怎么才能不留‘尾巴’?”这成了黔西南州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尧忠整天思考的问题。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主动压在自己肩上的重担。

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不到4年时间,除了7000多万人口的脱贫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引领经济新常态,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实现每一个目标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和各种观点的碰撞论争,推进每一项改革都是在“啃硬骨头”;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抵制各种惯性思维,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任重而道远……

一面是肩负的重大使命、面临的严峻挑战,另一面是我们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

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使我们党自身硬起来,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全党上下只有牢记党的宗旨,确保党的作风好、精神面貌好、领导坚强有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等新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新问题,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带领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前,我们党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才能把握改革的方向,推动实现改革各项目标,保证改革不走神、不走题、不走样,有定力、有合力、有活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模范遵守国家法律的同时,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正如十八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提出的那样:“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