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国人为何对你如此期待?

来源:新华社作者:贾远琨 齐中熙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5-05 23:04

5月5日拍摄的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升空、落地的瞬间(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C919,国人为何对你如此期待

——写在国产大型客机成功首飞之际

2017年5月5日14时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一架白色大型飞机上。

启动、滑行,机头昂起,直插云霄……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成功首飞。

国之重器,今朝梦圆。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47个春秋。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取得重大历史突破,也是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时代成果。

一项伟大的事业往往需要一代甚至是几代人砥砺前行。当年“运十”飞机的副总设计师程不时已经87岁,今天他特意带来了年轻时用过的一把小提琴。在现场,当记者请他为C919首飞演奏一首小提琴曲时,他选了《我爱你中国》。斑驳的琴面上是岁月刻下的痕迹。47年,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航空报国的情怀。

程不时说:“C919是中国民机的新高度,它不只是一个机型的成功,更代表着一种能力,我们民族的能力!”

“飞机研制,犹如谱写一首自己的歌”

C919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组装”?这是一个中国民机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C919的研制团队来说,更是一个锥心的问题。

程不时说:“设计飞机是带着需求去设计的,每款飞机都是不同的。C919不是在前人的曲子上填词,而是重新作一首新歌。”

这个比喻用在飞机设计上十分恰当。很多人问飞机设计师,C919和现在运行的空客、波音的飞机看起来差不多,为什么不能仿制?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C919型号副主任设计师张淼说:“设计飞机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飞机是仿制不来的,仿制一款飞机意味着不可能对其进行任何改动,否则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飞机的安全。突破飞机设计这一关是必须攻克的。”

C919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从机头、机身、机翼,以及翼吊发动机等设计均是由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自己的团队完成的。

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上海飞机制造厂重组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商飞公司的总装制造中心,中国民机人开始了国产大型客机研制的新征程。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机体制造,C919走过了7个年头。

“单就机翼我们就绘制了2000多份图纸,小翼也有700到800份,经过不断比对、筛选,确定了最终方案。尽管这样的一段历程非常艰辛,对于中国的飞机设计师而言,是不断摸索的过程,但我们要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这是一个必经的历程。”张淼说。

“中国人第一次设计超临界机翼,心里没有底。机翼设计完毕后,在国内外进行风洞试验,试验结果比预想的还要好,这下大家的心才定了!”中国空气动力学专家、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特聘专家张锡金说。

研制的考验不仅存在于设计层面,飞机试验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完善。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贺东风介绍,C919共完成了试验项目118项,其中,系统集成试验、静力试验、机上试验、试飞准备等几条主线稳步推进。

为提高研制效率,C919研制团队采取了集群式的技术突破路径。历经9年创新实践,建成总装移动生产、中央翼、中机身、水平尾翼、全机对接等5条国际先进生产线,攻克了10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

通过C919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

“事实证明,技术上的突破是可以做到的。未来,我们还要瞄准新机型的设计、新领域的开拓。”程不时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