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伍继红的悲惨命运,提醒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人民大学94级档案学专业毕业生伍继红的悲惨遭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当年的同学和老师。当年的班主任安清福看到消息后,说了一句,“那不是我们班上的学生吗?太震惊了。”
震惊在于,能够在扩招之前的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并且还获得了由国家档案馆专门为档案学学生设置的“兰台奖学金”,说明在那一代人中,伍继红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从当年的天之骄子,沦落到今天的江西修水农村,十几年与世隔绝,以务农为生,过着贫苦的日子,还连生了六个子女,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农村妇女,连手机都没有用过。直到校友会送了她一部手机。

和她相比,她的同学们的生活状态当然要好多了。作为中国排名靠前的重点大学,人民大学的毕业生们,即使不能出人头地,但要保证有一个相对富足的生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人民大学毕业生,与农村妇女,两个相差如此巨大的形象,叠加到伍继红身上,当然令人震撼。
当年的班主任在震惊之余,很快向学院汇报了伍继红的消息。校友会核实伍继红的情况后,学院书记王丹即决定亲自带队前往江西,王丹老师说了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我们是伍继红的娘家人”,二是“让伍继红归队。”前者代表了人大对自己学生的一种态度。后者则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