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40℃高温,上影演员剧团四代同台追忆红色经典

来源:新华社作者:许晓青责任编辑:王俊
2017-07-22 17:07

追忆脍炙人口的军旅影片

——上影演员剧团四代同台话创作

新华社上海7月22日电(记者许晓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冒着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上影演员剧团经过艰苦排练,21日晚为新老影迷呈现了四代演员同台追忆经典军旅影片创作故事的专场演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自1949年成立以来,60多年间先后拍摄了《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海魂》《红色娘子军》《51号兵站》《红日》《南昌起义》《开天辟地》《可爱的中国》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军旅题材影片。

同样,在上影演员剧团中,几代演员绝大部分均参与过军旅题材影片创作。其中开风气之先者,当属已故老一辈艺术家张瑞芳、孙道临等。同时,在中青年演员中,有的本身就曾参军入伍,还有一些是军人后代。

这次上影军旅题材电影回顾及专场演出,从“致敬红色经典”开场,舞台上先后放映了十多部军旅题材影片的经典片段。随后,老一辈艺术家、中青年演员相继登台朗诵,并讲述影片拍摄的幕后故事。

当《红色娘子军》电影主题曲响起,观众情不自禁跟着音乐鼓掌,当年参与“娘子军”拍摄的演员向梅、牛犇走到前台。八旬高龄的向梅深情回忆,当时为了深入生活,谢晋导演要求每个演员都接受“准军事化训练”,每天从吹起床号开始,整理军务、自己裹绑腿,有时夜里还要训练急行军,最初半年在海南岛上深入生活,最终历时3年拍摄完成了《红色娘子军》。

在《红日》《51号兵站》中塑造青年英雄形象的杨在葆、梁波罗都曾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而今他们已是两鬓染霜。当晚,他们先后登台,满怀激情地朗诵了《八路军军歌》《我从哪里来》等。据梁波罗回忆,当年在《51号兵站》的拍摄现场,是老一辈艺术家“众星捧月”为自己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铺路架桥”、指点迷津。直至今日,他仍心怀感恩。

《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扮演赵大大和春妮的袁岳、陶玉玲也专程赶来演出现场。坐在轮椅上的袁岳与在场的武警战士们一起拉歌,观众也跟着哼唱起来。“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一身戎装的陶玉玲回忆,当年拍摄《霓虹灯下的哨兵》选用了南京路的街道实景,上影厂和八一厂通力合作,很多上影老艺术家甘当绿叶,大家往往要熬夜拍摄,那场面至今难忘。

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主演电影《遵义会议》的佟瑞欣说,近年来上影和上影演员剧团还在不断探索军旅题材文艺作品的创新,例如排演话剧《长征——不朽的丰碑》,拍摄电影《铁道飞虎》和电视剧《彭德怀元帅》等,一批“80后”“90后”青年演员也开始活跃在军旅题材影视创作中。

在专场演出临近尾声时,九旬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王丹凤也冒着酷暑来到演员和观众中间,她勉励青年文艺工作者继续为军旅题材文艺创作添砖加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