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北斗”网络建设初具规模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建松责任编辑:刘航
2017-07-26 14:56

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记者张建松)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获悉,经过数年建设,我国“海上北斗”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一海上基础设施项目将使我国沿海海域实现“米级”、重要海域实现“厘米级”的精确定位,大大提升我国海上定位导航水平。

据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科技研发主管俞毅介绍,“海上北斗”网络是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为核心的海上高精度定位导航网络,主要由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BN-DBDS)和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BD-CORS)两套系统组成。

由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牵头研制的差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无线电指向标频率,播发北斗卫星导航的差分修正信息,能为周边300公里范围内的海上用户,提供“米级”精度的差分定位服务。该系统的所有岸基、船载设备已实现完全国有化,且成功实现了“北斗”和GPS差分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到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共布设22套差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从系统到芯片、从硬件到软件、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则采用虚拟参考站(VRS)定位模式,可为海上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的三维定位和精密导航。依托已有的灯塔、航标站、定位发射台等海上基础设施,目前我国沿海已布设了70多座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其中东海海区30多座。计划到明年底,我国沿海共建设120多座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

东海花鸟岛上的花鸟灯塔,是卫护长江口的三大灯塔之一,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地理位置重要。记者看到,古老的花鸟灯塔上已布设了一套先进的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通过光缆和微波,每天都将观测到的各类卫星运行数据,实时传输到上海的数据中心。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刘嘉华表示,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设运行以来,除了在日常的海道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还为国际E航海的示范项目——上海洋山深水港E航海平台,提供了高精度的船舶定位;在我国自主建造的海上石油平台的站桩定位中,也成功进行了多次应用。

未来,我国“海上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网络,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进出港及狭窄水道导航定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海洋、港口、航道的测绘,海上的救助打捞、石油勘探、渔业等领域,为各类海上活动提供坚实的水上交通保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