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果果”转型 荒坡坡“生金”

来源:新华社作者:程楠 黄文新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7-11-12 12:14

“兵果果”转型 荒坡坡“生金”

新华社记者程楠、黄文新

“兵果果”是王利军给自己起的外号,过去当过兵,现在种苹果。在甘肃省甘谷县王家山的山梁上,他和村民们正在进行今年最后一次采摘,一排排绿油油的苹果树改变了大山的模样,无公害种植让脱贫致富近在眼前。

10年前,下岗后心烦意乱的王利军溜达到县城西边的山梁上,附近有一家农户正在收苹果,老乡送他一个吃,他却皱起了眉头。“靠天吃饭的山坡地,果树品种退化,化肥农药使用不规范。”他要再当一回班长,“战场”就是脚下贫瘠的山坡,苹果树就是他的“兵”。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投入大、风险高、人辛苦。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王利军到处打零工、做买卖,挪了东家借西家,所有的钱都投到了山上。

2013年园子里挂果量逐年增加,他却没赚上钱,旁人认为就是他“不务正业”折腾的。“虽然这些年农药化肥使用规范了,但无公害的绿色产品才是小时候的味道,得从思想上先转型。”王利军说。

王利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方法种苹果,每亩地年均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成本是2600多元;而种植无公害苹果,使用生物制剂和有机肥的成本是3300多元,几百亩下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2016年,王利军带领乡亲们成立了甘谷羲里圣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40户社员在7500亩土地上用绿色方法种植的苹果喜获丰收。今年5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为合作社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听说我们无公害种植,今年广州、福建的客商大老远也来看。”家住六峰镇龚家村的龚双海说,自己流转了300亩土地,去年底加入了合作社,今年可收获苹果20万斤,保守估计能卖80万元左右。

精准扶贫户李凤莲对未来也充满希望。儿女成家,留守家中照顾已卧病在床十几年的老伴儿,“这几年,把家里的2亩山地流转给合作社,搭把手帮忙每月还有1400多元收入”。

今年,当地政府给王利军他们的合作社提供了价值40万元的有机肥、生物制剂等生产资料。“全县苹果种植超过30万亩,通过引导无公害促进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甘谷县果业局副局长蒋旭明说。

最近,王利军又不“安分”了,他准备着参加11月下旬在上海举办的亚洲果蔬博览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咱果农的绿色梦”。

(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