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到"指尖":数字化学习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

来源:新华社作者:余晓洁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7-12-13 14:14

从“纸上”到“指尖” 数字化学习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

在乌镇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动梦想家”展馆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嘉宾的目光。学堂在线展台前,观众们排着队饶有兴致地体验VR教学产品。

今天,借助可穿戴设备和虚拟技术,你可以“乘”神舟探空,可以“随”蛟龙潜海。只要置身网络世界,无论你是“雪龙号”南极科考船上的科学家,还是生活在乡村的小学生,都可以利用电脑或手机冲浪搜索,获取你感兴趣的知识。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同时要求“办好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深刻变革。”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新时代教育面临新变化,先进科技手段有助于缓解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

在网络时代,虚拟世界里有知识,有书籍,有老师,有大学。学习逐渐从“纸上”迁移到“指尖”,变得“泛在”--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专家预测,未来互联网上将可以找到所有最好的课程,远远超过任何一家优秀大学提供的课程。

20年来,中国互联网从“荒漠”变为“沃土”。1997年中国的网民只有62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过去5年,教育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90%以上的学校包括边远贫困地区学校都接入宽带,而5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25%。

市场调查统计显示,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手机教育用户规模为1.2亿。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在线教育和学习,符合人类终身学习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说。国家开放大学在读学生中55%分布在中西部,其中不少是农民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

作为北京市教委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惠民措施之一,北京数字学校去年9月正式“开学”。北京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聆听市级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家”授课。

“这是探索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衔接的尝试,也是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共享新模式。”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方面在线课程基于网络大规模传播,有利于推进教育均衡;另一方面也面临部分课程完不成在线任务的窘境。

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而无人监管的在线学习无法确保学生的自觉和自律。如何让在校学习的“正餐”和在线学习“加餐”相得益彰?怎样让手机从“低头工具”变为促进同学们认真听讲的“抬头利器”?

艾瑞咨询集团对2017年中国大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8至30岁的研究目标人群中,男性在线学习者超过半数;本科学历以上的人群占较大比例;语言、职业技能课程需求最大;在学习驱动因素和学习态度方面,自我提升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名师讲解是吸引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重要因素。

“我们正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设计提高在线教育的质量。课前教师将预习材料发送到学生微信;课上幻灯片同步到学生手机,还能点击‘不懂’,随时将问题反馈给教师;课后教师向学生推送作业和复习资料。”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课程总监王帅国说。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分析认为,未来数字化学习是个性化、智能化、互动性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教师角色将发生变化,教育内容将更加普惠化、公益化,传统教育模式将被渐进式创新颠覆。

不少教师坦言,不及时“充电”就会本领恐慌。在数字时代,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海量的信息与新媒体技术,使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反超老师。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获取、选择、判断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还要努力创新课程设置和改善教学互动。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