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让外商“钱包鼓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王俊岭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02-13 18:41

2 政策支持不遗余力

那么,开放共赢成果卓著,是否也意味着今后万事无忧了呢?事实上,新时代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商务部部长钟山撰文指出,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抬头,经济全球化遇到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形式和内容上面临新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努力打造平等协商、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增添动力。

纵观中央政府层面各项举措,其对开放共赢不遗余力的支持显然值得外商欣慰。

在政策管制方面,《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外资的42条措施,同时宣布加强国际海上运输、铁路旅客运输、加油站、演出经纪、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领域对外开放。在开放试点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统筹推进,形成了“1+3+7”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联动发展新格局,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效普惠”的良好局面。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中国2017年清理处置网络侵权假冒违法违规信息140万条,出具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判定咨询意见9.2万件,进出口环节查获侵权商品9600多批,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了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在地方层面,各地政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同样抓铁有痕。福建省漳州市创新“即报即放”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方式,通过实践平均减少办理时间8—10天,降低企业成本超过5000万元;重庆两江新区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条,推动生产制造环节向物流中心、维修中心、结算中心等高端环节延伸;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聚焦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积极建立面向日韩、辐射东北的现代化园区综合服务复合体……

“改革开放让中国与外商实现了‘双赢’。由于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汽车、餐饮、医药、日化、电子等领域较早来华的外商迅速树立了品牌、占有了市场、获取了利润,很多外资企业都因为扎根中国而显著拓展了海外市场规模。特别是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外商全球业务呈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现象。相关资料显示,2016—2017年美国在华企业有七成以上实现了可观的营收增长和盈利,欧洲在华企业也有一半以上准备扩大在华的运营。”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