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弘扬红墙意识深化改革发展纪实

来源:新华社作者:梁相斌 李斌 乌梦达 樊攀责任编辑:康哲
2018-04-15 20:39

首善标准: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初心不忘

西城人常说:“我们离党中央最近。”

西长安街新华门“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十分醒目。这5个字,同样出现在西城每一名党员胸前的党徽上。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从党的一大到十九大,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信念。

2016年11月15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带着自己的选民证到位于西城的怀仁堂投票站,参加西城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领袖来自人民,也热爱人民——

曾经负责西城广外地区环卫工作的刘群英,对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春节前在手帕口清洁站慰问环卫工人的情景记忆犹新。“真没想到,总书记会给我们拜年,并通过我们向全市全国环卫战线的工人拜年。”刘群英说。

“党的领袖深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产党才能够取得胜利。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强烈的宗旨意识起了决定作用。”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董保存说,红墙意识的根本就在于“人民”二字。

总书记牵挂着西城的群众,西城广大党员干部也一直以首善标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升改善民生水平,提高城市温度。

党的十九大以来,西城区四套班子在宣讲十九大精神过程中收集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和意见120余条,涉及18个方面,这些问题被细化为“民心工程”任务单、路线图和时间表,成为各职能部门的阶段性目标。

在中国人眼中,红色是喜庆幸福的象征,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脚步丈量街巷,用行动践行红墙意识。北营房北街街巷长王立平每天都要在街巷巡查,发现这条路上的车辆往往车速过快、不时发生剐蹭事故,对过往行人造成安全威胁。为此,他安排在这条街上安装了减速带,使车辆慢了下来。

“老百姓的小事儿就是我们的大事。”王立平是军转干部,在部队时他的职责是保卫祖国,现在是直接为老百姓服务。工作内容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没有变,“街巷治理就像绣花一样,我们街巷长就是绣花针。”

距前门不远,有一条古老的街巷——西河沿街。218号门前,有一条奇怪的坡道:门口延伸出来的斜坡比台阶长出一截。

街巷长王俊礼说,院子里住着一位行动不便、靠轮椅出行的老人,原来斜坡和台阶是齐的,但坡度太陡,导致老人的轮椅光靠自己推不上去,每每要等人推,实在没人只能憋在家里不出门。看到这种情况,他马上联系有关部门把坡道改长了一点,老人自己能推上轮椅,再也不用担心“出门容易回家难”了。

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菜站很好,希望增加菜品”“希望菜站地方能再大一些”……4月4日,西城区德胜街道办事处里,40位居民代表对社区菜站、养老驿站的两家服务商进行民主测评,认真写下意见和期望。

德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强说,2017年,为解决买菜难等居民反映的生活问题,街道以“民生工程民意立项”形式,由老百姓直接决策评选社区服务商,并定期对企业表现进行评价,以决定这些服务商的去留。

测评结果显示,两家服务商获得了居民普遍认可。家住附近的周惠青老人说,以前买菜,到超市要走二三十分钟,如今家门口的小小菜站解决了问题,价格便宜,菜品不错,居民都愿意到这里购物。

西城区社工委书记、社会办主任李薇说,“民生工程民意立项”已经在西城全面推广,西长安街灵境胡同老楼加挂电梯、大栅栏前门西河沿街乱停车等问题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解决。目前西城“民生工程民意立项”工作共完成132个民生项目,涉及住房条件改善、公共设施、社区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

“为人民服务,是红墙意识的直接体现。”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说,为百姓办实事,更要听取他们的有效建议,既提高问题解决的精准度,也增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认为:“西城区红墙意识的塑造和运行实践,为现代社会条件下在国际化大都会实现有效基层治理,提供了一个范例。”

巍巍的红墙,飘扬的红旗,“西城大妈”的红帽、红衣、红袖标……无数红色,汇成最浓中国红。

红色基因,引领民族复兴;红色精神,激发人民奋斗。

红色,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程,也必将见证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