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双伸出的双手,完成的是一场"生命的托举"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书 杨进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5-10 04:02

活下来,你不放弃,我不辜负

2009年5月10日,灾难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之前一直在急救、转院中的王立兰终于与家人首次团聚,喜极而泣。

她被救下来是奇迹,活下来更是奇迹。

2018年4月29日,在四川省彭州市中医院康复科,记者见到了王立兰。她就是照片中担架上的女子。

王立兰背后摆放着《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竖幅和横幅的照片。无论走到哪里,这照片都会摆在离她最近的地方。

2010年,在八一康复中心。病房管理要求墙面上不能挂东西,而她坚持要把照片留下。护士长拗不过她,对她说:“这是你的宝贝,你就要为了这张照片活下去!”

活下去,并不容易。

山崩地动那一刻,倒下的房梁,正好砸在王立兰的脊柱上。她想,可能就死在这里了。

绝望之际,有人大喊“有人没有!”她用尽全身力气呼救。终于,几个绿色的身影出现在她的眼前,把她抬上了担架,她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军人给自己垫上了被子。

她听到雨滴打在担架上的声音,她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似乎下一刻,自己的生命就会像雨滴落地一样戛然而止。

5月13日,王立兰被送往华西医院急救。10年间,医院成了她的家。王立兰已经先后换过10家医院。当年与她同时送往医院、同时脊柱受伤的病友已经去世。

治疗的经过是痛苦的。“我真是想死,活着好累啊!”“你看看,你说这句话,对得起照片上救你的这么多官兵吗?”又一次绝望的时候,彭州市残联领导指着照片鼓励她。

地震过去3个多月后,病房里来了一群军人。那些熟悉的面庞让她又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灾后重逢,官兵们和王立兰都泪湿双眼。从那以后,每逢过年过节,官兵们都会到病房看望、鼓励她。

王立兰给自己定的康复目标是能够生活基本自理,但她并不满足于此。

学绣十字绣,她花了半小时才绣好了第一针。由于高位截瘫,王立兰胸部以下都不能动,她用唯一能动的两根手指穿线,再用嘴把针头拉回来。手腕被刺伤、舌头被扎出血是常事。每当觉得自己挺不过去时,她就会看看照片,想一想那些救过她的人。

第一次自己洗脸、第一次自己刷牙、第一次进理发店、第一次自己用筷子吃饭……

王立兰慢慢地学会了开电动轮椅,活动范围也扩大了。医生们说:“她很健谈,是我们这里的名人,楼里的病人、医生没有人不认识她。”

采访中,王立兰一直都面带微笑。

有一次,官兵们来看她。病友说:“你看见救命恩人来,怎么还笑啊,应该哭啊。”王立兰说:“我现在活得很开心,为什么要哭?”

生命就像一朵花,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间绽放。

2011年4月9日,空军某部官兵来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看望王立兰,这样的“爱心接力”在空军官兵中一直传递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