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参与救治千余危重症患儿 武志远:当好一名医生需要一辈子

来源:金羊网作者:肖萍 高镛舒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08-11 10:22

感动:“最难忘的是一封感谢信”

“两年多了,多谢儿童医院所有医护人员救了小琳琳(化名)。”今年7月,小琳琳的妈妈在转发一条关于武志远的推文时这样说。

武志远回忆称,当时患者病情特别严重,是因呼吸衰竭由急诊火速送入PICU的。那是2016年4月25日深夜12时,武志远带领PICU团队对3岁的小琳琳进行抢救,4周后患儿终于撤离了呼吸机,用面罩吸氧,再之后转至呼吸科治疗数天,痊愈出院。事后,患者的家属——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亲自用两张大红纸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给医院。

由于接诊的患者多,时间久了,武志远坦言很多细节想不起来了,但是他对小琳琳奶奶这封感谢信印象深刻。“听说老人家整整写了两天,用工工整整的笔迹讲述孩子得到救治的过程和感恩的内心历程。我被感动了,这是医生应该做的事,没想到家属这么重视和感谢我们。”武志远说。

去年12月18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儿科住院部收治了一名5岁重症患儿,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入院时情况危急,家属非常焦急,强烈要求转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治疗。

当时武志远刚好在该院儿科住院部,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了对患儿在床边进行胸片、B超等相关检查。他考虑到患儿目前病情比普通肺炎严重,如果控制不好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建议患儿继续留在增城院区治疗,而这使他承担了本可以不承担的风险。最终,患儿化险为夷,于去年12月27日康复出院。

据院方提供的数据,武志远每年参与救治1000余名危重症患儿。PICU里发生过不少这类危急的故事,但大部分武志远记不起来了。他只记得,有时候午餐吃到一半就得停下,去抢救患者。

行善:“要发动社会力量来救人”

武志远除了是一名医生,还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他在朋友圈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时代有时放大了冷漠,以至于我们经常沉默,但是请相信,到处都有正能量,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在默默地爱你,人的爱心经常在‘蠢蠢欲动’地等待一个机会。”

确实,他常常创造出表现爱心的机会。

大约一个月前,在广州地铁公园前站旁,武志远看到大家在救治一个突然昏迷的乘客时,便不假思索上前帮忙急救。他告诉记者,一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条件反射冲过去,这是医生的职业意识。“路过看到了肯定要救,关键是急救我懂啊,要是换成有人溺水,我不会游泳,就不会跳下去添麻烦了”。

除了治病救人,武志远还创造机会献爱心,比如献血、发起创办广东省正能量儿童医疗救助基金会等。

他长期献血,据估算,多年来一共献血超过2000ml。他自嘲说:“我身体好,就是太胖了,血很多,放着没用,就捐了。”

武志远还大力提倡器官捐献。今年,他自愿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他说,捐器官和献血都是人的意识领域的事,一旦想通了,就不是个事儿。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爱心人士武志远有一帮善良有爱心的朋友。一次聚会,朋友们说,想找个正规渠道捐献爱心,于是,武志远就张罗成立了广东省正能量儿童医疗救助基金会,该基金会至今已经救助了近百名重症患儿,累计救助金额达200余万元。

说到基金会,武志远的话开始多了起来。他说,这个基金会的捐助对象是在医院住院中病重的、技术上能治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当时朋友们吐槽的时候,我就想起在医院经常遇到我们医疗技术是可以救的(患儿),可是家属却因为经济原因,把孩子抱走,不治了,觉得很可惜,于是就有了这个基金会。一个医生救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定要发动社会力量。献血、捐器官、基金会,都是这个意思”。

【人物档案】

武志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ICU医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积极投入儿童器官捐献、器官移植方面的工作,推进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MO,发起创办了广东省正能量儿童医疗救助基金会,至今已救助了近百名重症患儿,累计救助金额达200多万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