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全景日记|“长江生态好不好,鱼说了算”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吴跃伟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08-14 17:31

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生命长江馆”内的中华鲟。

但现在,这一中国特有物种可能野外灭绝。

和以往相比,8月12日,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展示馆“生命长江馆”里又多了一些东西:五个水族箱。

鱼缸大小的水族箱里分别“居住”着水草间游动的淡水鱼、趴在老树根和泥滩上的跳跳鱼、鳗鲡、海蟹等。它们看似与中华鲟无关,但鱼缸对应着长江口及附近的生态环境——河流汇入大海,淡水过渡到咸水,江水海水潮涨潮落等。它们跟中华鲟都曾生活在同一片水域里,命运“休戚与共”。

“跳跳鱼”(弹涂鱼)水族箱。

12日下午,展示馆里被人们围在中间、满头大汗的刘健戴着小话筒,大声解说着。

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对中华鲟、江豚等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是莫大的“利好”。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被称为“水上120”,这里是中华鲟的“医院”。刘健和同事看到过被轮船螺旋桨打成两截的中华鲟,也救助过渔网里九死一生、全身都是伤口的中华鲟。

工作人员接到过安徽省、浙江省,甚至山东省渔民的电话,“我们发现一条中华鲟,你们快来救助一下。”

但他们一看照片,被拍的不是中华鲟,而是俄罗斯鲟等的杂交鲟鱼。

“‘杂交鲟,你们就不救了?’渔民问。很明显,渔民对我们的工作有更高的期许。”刘健说。

他在中华鲟的鱼池里放了一条俄罗斯鲟鱼,让人们更容易看清二者的区别。俄罗斯鲟鱼的吻部(嘴)较细长,甚至上翘。

位于长江尾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区位优势无可替代,它是中华鲟幼鱼的全球唯一的“幼儿园”。孵化后顺流而下的中华鲟幼鱼到达这里时才十几克重、十厘米左右长。它在长江口停留数月,在适应了咸咸的海水后,就奔向大海,直至成年。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华鲟的保护应该是在整个长江里,而非鱼池里或者某个保护区里。

在刘健看来,要改变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野外灭绝的命运,行政命令远远不够。他呼吁中国尽快出台一部《长江法》,从法律层面上,为保护长江生态提供有力支持。

“非法排污、噪声、航运、水下施工、非法捕鱼……如同家门口是高速公路,又没有鱼吃,它(中华鲟)的生活会好吗?”一位参观者表示。

在刘健看来,“长江生态好不好,我们说了不算,鱼说了算。”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