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失落的民间文学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万建中责任编辑:张硕
2018-09-08 17:23

1964年,《玛纳斯》调查采录组在骑马去新疆哈合奇县的山路上。照片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提供

陕北佳县民歌手李有源创作演唱的《东方红》曾名动天下。照片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提供

2、地方史和民族史的重要载体

民间文学作为民众最基本的生活样式,之所以得以传承,主要不是依靠信仰的支撑,也不是依附仪式的神圣,而是出于民众对审美的基本需要,也是各民族、各地区民众将生活诗意化的产物。因而,这其中也深刻地凝聚着各民族、各地区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说故事、听笑话、猜谜语、唱山歌等民间文学活动本身给人带来身心的欢愉。现实生活中的民间文学表演,喜剧的成分远远大于悲剧成分。一些比较严肃甚至神圣的民间表演过程,也总会融入一些插科打诨的形式。江西省赣南地方小戏采茶戏有一种舞蹈动作叫“矮子步”,幽默,诙谐,让观众感官得到满足。“矮子步”模拟并夸张地表现了采茶负重等姿态,老虎头鲤鱼腰,双手柔如月,腕、手、腿、脚、头具有几种不同的节奏,演员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可随时调整。整个舞蹈动作融合在完整统一的音乐之中,表现出气氛的欢快活跃,人物心情的舒爽轻松。小孩观看备感亲切,大人欣赏之后如回到童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舒畅。

民众运用民间文学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这对于中国民族品格的形成,起了良好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相当部分存在于民间文学之中,并借助民间文学得以传播。在民间,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得以实施的。

民间文学对青少年教育的作用更为明显。童话中往往出现魔物母题,如何使用魔物,既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心,也是两种道德观念交锋的焦点。魔物实际上是诱使矛盾对立的双方充分表现各自品格和品性的道具。在使用魔物的过程中,善和恶、无私与自私、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相互对照和衬托,前者建设力的高扬和后者破坏力的放纵泾渭分明。这是借用神灵的手笔摹写人世间善良、憎恶及贪婪的剧本。魔物母题故事非常巧妙地制造了谁都难以摆脱其诱惑的魔物道具,让把玩它的人不得不暴露自己的道德景况。当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儿童欢快的内心也被注入了高尚的情愫。

正是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口头文学活动,地方史和民族史才得以形成。在文字产生之前,历史主要是靠口头文学来记忆和记载的。在很多民族地区,这些口头文学还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当地的历史传统主要通过口述得以延续,民间文学是传授历史知识的唯一媒介。即便在民众基本上具有书写能力和普遍使用文字的地区,民间口头文学同样是历史的承载者,历史同样需要借助民间文学获得记忆和延续。

有一个被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处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明代移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数百年来“问我祖先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谁是古槐迁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等民谣和相关传说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孺皆知。在这些民间口头文学的助推下,洪洞大槐树被构拟为认祖归宗的符号和象征,被当作“家”,被称为“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神圣的故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