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失落的民间文学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万建中责任编辑:张硕
2018-09-08 17:23

隐居在湖北宜昌山乡的“故事大王”易行禹,他会讲500多个民间故事。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吴歌影印资料。照片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提供

3、口传文本渐趋枯竭

在民众广泛参与的各种活动中,必然会涌现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成为民众在日常生活世界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不可缺少的形式。然而,这只是过去的情形。如今,我们离传统的民间文学越来越远,口头传统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疏离。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时常给我们讲一些民间故事。大家每次听得都很入迷,听完一个总会央求老师:“再讲一个吧!”现在的学生似乎已不屑于听故事了。借助大众传媒,各色各样的新闻将故事遣回故事的家乡。人们不再对传统民间故事津津乐道了。民间口头文学为集体演述,民间口头传统通过参加者共同发出的声音,成为一条口耳相传的流动的传播链。口头传统在“声音”中获得生命。随着私人生活空间的出现,书写语言和书写活动变成“私语”,开始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如今的我们都热衷于个人的独创,养成了具有独白性质的思维习惯。我们再也不会重复口头传统了,再也不擅于在公共场合集体叙述同一个故事。我们已经进入到个人化写作的时代,强调一种创造性的书写行为,演述原本就有的口头文学不再为我们所能。

随着被发明的“传统”的流行,人们对民间文学的演述已不再是为了延续祖先的记忆或是传承口头传统,而是为了满足广大游客对异域说唱方式的体验欲望,游客总是在追寻天然的、本土的民间说唱和演述。民间文学演述的场景中已不再是一个村落、一个寨中熟人的聚集,还有游客的参与。民间文学变成为向游客们兜售经过包装、并且易于吸引消费的展示资源。在这种市场经济和地方政府政绩观的直接支配之下,演述了什么便显得无足轻重。因为为了适应游客的口味,演述的内容被大肆加工,甚至篡改,已远离了原本状态。民间文学本身拥有的固有品质只存在于当地人的记忆中。

民间文学的实际状况让民间文学研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即城乡一体化进程迅速导致民间文学口传文本枯竭,民间文学研究不再可能从田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文本资源。如今,在大部分乡村,人们已听不到村民演述农耕生活的各种口头文学了。以民间故事为例,晋代干宝《搜神记》中有“毛衣女”篇,开头指明故事发生在豫章新喻,即现在的江西新余市。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新余仙女湖和仙女洞的导游,现在谁还会演述这一故事呢?这一故事早已失去了演述的环境,口传的链条已然中断。然而,在新余,还有以仙女命名的学校、道路、村落以及人文景观,许多年轻男女还特意到仙女湖畔集结良缘,仙女故事之符号频频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这是以现代生活样式讲述着“毛衣女”的故事。民间文学文本难以寻觅,而民间文学生活仍在持续。在汉民族地区,传统民间文学的命运大体如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