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高思杰:再进庄台 已近小康

来源:中国文明网作者:高思杰责任编辑:伍行健
2018-10-25 17:21

坐在旁边的张大妈接过话茬,“从那时起就没再搬家了,当时条件也不算好,就是地有点紧张。那次涨大水,你来采访看见过,这都是泥巴路,前边也没有护坡。”

“2007年你拍过的,我们一家7口人住4间房,台子后半坎的厕所被水淹了,上厕所可难了。”李大爷补充说。

“现在呀,我们家8口人有10间房,小院子也有好几十平方。”说到现在,李大爷和张大妈笑得合不拢嘴,“跟城里人一样了,我们老两口早晚吃素菜,中午荤素搭配,还要喝点酒。这日子过去想都想不到,活着有劲,我们俩都80多了,争取活过100岁。”

老人家爽朗的笑声充满了自信,传递着温暖。镇里驻村扶贫干部介绍说:“现在农村80-9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享受92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每年还有200元的高龄补贴,政府照顾周到着呢。”

如今的颍上县赛涧乡溜孜口庄台。徐建平摄

告别了李大爷张大妈,我们离开溜孜口庄台,沿行蓄洪区内的生产撤退道路逆“流”而上,前往唐垛湖行蓄洪区上段继续寻访。平坦的柏油路面雨花点点,依地势蜿蜒融入无边的原野,浅黄的水稻、浓绿的大豆、紫红的高粱穗、鼓胀胀的玉米棒,争相展示沿淮低产田改造的成果;路旁的十样景、格桑花和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草簇拥成伴,连成一线、结为一带,律动着“皖北水乡、多彩颍上”的生态乐章。这是滔滔洪水中的海市蜃楼?不,这就是做活了“水文章”的淮河安徽颍上段的行蓄洪区。

上了一段长长的坡道,便到了唐垛湖行蓄洪区最上段的堤坝顶端。坝外,淮河故道水鸟飞起,落在对岸的杨树林里,杨树林的外边便是改道后流淌到今天的淮河——淮河儿女的母亲河。

这段大堤上相隔不远有五个庄台,属于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今年68岁的李家良就住在居中的二罗台子上。老李小时候在县城上到高一,是庄台上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一见面,老李便兴致勃勃地邀请我们到庄台各处看看,感受感受他们庄台的新变化。

2018年8月30日拍摄的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庄台一角。戴文学摄

2018年8月30日拍摄的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庄台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戴文学摄

庄台南面靠近淮河故道的是原生态的草皮护坡,顶端一排紫薇绚烂绽放,仿古的防水城垛守护着庄台,白墙灰瓦的四排民居整齐排列,东端后排是村委会、党员活动室、村民服务厅、自来水供水塔,西端中部是淮河人家古民居,陈列着古色古香的生产生活用具。环绕庄台的柏油路用白色的边界线与纵横贯通的巷道连接,庄台内外桂花、翠竹与各色绿植相映成趣,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时不时还要亮亮清脆的歌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