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河北雄安新区:“未来之城”从打好蓝绿底色开篇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洪峰、高博、曹国厂 发布:2019-03-21 16:02:52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未来之城”从打好蓝绿底色开篇

  ——河北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 王洪峰、高博、曹国厂

  松林郁郁葱葱,白洋淀波光粼粼,雄安新区一派生机盎然。

  自新区设立以来,“千年秀林”工程已造林11万亩、植树1100万株;2018年白洋淀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双下降”,总磷、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5.16%、45.45%……

  蓝绿是“未来之城”雄安的底色,在这片热土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一个树绿、淀蓝的美丽雄安,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未来之城”从“千年秀林”起步

  驱车穿行在雄安新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生长茂盛的苗木,这是新区正在实施的“千年秀林”工程。

  种了几十年庄稼的容城县高小王村村民高秋良说:“从去年春天我就开始参与植树造林。与别处造林不同,这里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和创新,我们上岗前还有技能培训。”

  记者在造林现场看到,每棵树上都悬挂着二维码,这是它们的专属“身份证”。“你看,扫一下这个二维码,除草、浇水、修剪等信息一目了然。”高秋良说。

  许多城市绿化造林多使用截干苗,前期长得快成活率高;但在雄安,树被视为与人一样,具有生命情感价值,栽下的树木都是树冠齐全的原生冠苗。

  “新区建设的是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生态事业部负责人董增巨说,“千年秀林”并不是说每一棵树都能活上千年,而是通过尊重自然,给予树木适当人工干预,形成一个自然衍替、生生不息的千年森林。

  未建城先播绿,“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篇。2017年11月13日,雄安“千年秀林”工程在九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栽下第一棵树;如今,登上秀林驿站二层平台远眺,大片丛林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看着树木一天天长大,高秋良对雄安的未来无限憧憬,“雄安的日子一定会更美好。”2019年,雄安新区将新造林20万亩。未来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1%提高到40%。

1 2

责任编辑:于雅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