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记舢舨洲“岛主”黄灿明一门四代航标工

来源:新华社作者:赵东辉 叶前 徐弘毅责任编辑:袁帆
2019-04-24 14:49

四代人的传承

2002年,黄灿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他如愿入党。

今年,黄灿明55岁了,在这个小岛上,度过了7000多个日夜。5年后,他将退休。

面对谁来接替的问题,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南沙站站长杜勇有些犯难,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人。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灯塔实现了无人值守。在整个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设有70座灯塔,其中只有5座尚需有人值守。

有人说,守灯塔即将成为消失的职业。而黄灿明则笑着说:“如果可以,退休后我还想守着这里。”

这里永远是黄灿明心中的“精神灯塔”。

令黄灿明欣慰的是,儿子黄登科也主动选择了航标工这个职业。

2007年,中专毕业的黄登科通过广州航标处招考,成为黄家第四代航标工。巧的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正是父亲加入航标工的第一站——深圳蛇口。

孩童时,寒暑假他和妹妹与父母相聚住在岛上,那时觉得风大浪大“很过瘾”。

后来,知道了父亲、祖父、曾祖都是干这一行的,航标一绿一红指引着船只航行,也慢慢懂得了什么叫安全大过天。

“我也爱上了这一行,但和他们又不一样,他们是干一行爱一行,我是先爱上了才干上的。”黄登科说。

提起父亲,黄登科的记忆停留在工作忙,不着家,每次回家就是买些菜,做一顿饭,吃完就走了,下一次见又是一月或者更长时间之后。

如今,黄登科也做了父亲,妻子带着3岁的儿子常住在虎门,他也成了那个“不常回家的父亲”。

他们家在村里盖起了三层小楼,四代同堂。难得有时间,他夫妻俩也会带着孩子登上舢舨洲,探望孩子的爷爷奶奶,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很小的时候,祖父就曾带黄登科登岛游玩。“第一次就觉得这个小岛很亲切,很奇妙,后来我爸就像个‘岛主’一样一直守在那里。”

入行后不久,黄登科也在广州航标处和广东海事局组织的技能竞赛中获奖,成为年轻人当中的“能手”。

“没有什么会被忘记,也没什么会失去。宇宙自身是一个广大无边的记忆系统。如果你回头看,你就会发现这世界在不断地开始。”

英国作家詹妮特·温特森在《守望灯塔》中写下的这一段话,似乎是一盏灯、一座岛、一个港口、一个家族的专属注脚。

5月,世界港口大会将在此拉开大幕。广州港将发起“一带一路”沿线港口“朋友圈”合作倡议,推动实现贸易便利化和港口合作标准国际化发展。

舢舨洲灯塔将默默地见证这一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