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中作乐
机械可以修理,人员只能苦中作乐。
一舱是鱼雷舱,也是“电影院”和“舞厅”。鱼雷架上支起了床铺板,可以用来跳舞,每天晚饭后和放电影前,年轻的战士们都会来这里跳迪斯科。
组织科干事李成权和鱼电班长张选东会用一台日本录像机录下每天发生的典型事迹和好人好事,有时还会做一些专访,剪辑好后每晚播放,被称为“长航的《新闻联播》”。每晚7点,在惯性导航室的闭路电视上播放。
之后,会放映录像。艇上准备了很多录像带,三十多集的香港电视剧《武则天》,任德宝看了三遍。一舱后壁的小型银幕上,还可以用电影放映机放《上甘岭》《英雄儿女》《地道战》等电影。
《海上快报》被大家戏称为长航的《人民日报》,每天一期一版,由艇员们在业余时间人工排版、刻版、油印、分发。长航期间一共编了百余份,油印了3000多份。
在“广播电台”,战士家人的录音和爱人录制的情歌被收集起来,《十五的月亮》《绣荷包》《送情郎》反复播放,很多人闻声落泪。
李敏信和文体小组的成员经常组织艇员搞俯卧撑、拉力器、哑铃等比赛,组织扑克、象棋、军旗、跳棋等比赛,比赛结果在《战斗快报》中刊登,还颁发奖品。

艇员在用餐。图/受访者提供
核潜艇的生活条件比常规潜艇优越得多,电用不完,水可以满足使用。有几个应急备用的淡水柜,但常规情况下用不上,而是用海水淡化装置造淡水,再掺加一些微量元素,做成饮用水。五舱设有造水机,用蒸汽将海水蒸发成纯蒸馏水,主要用于设备和系统用水。艇员可以洗澡,洗衣服。
潜艇一般是二级战斗部署更次航行,不值更人员可以休息。潜艇偶尔上浮时,艇员们都很期待能登上舰桥“放风”。轮换登舰桥的短暂时间里,大家都会拼命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烟瘾大的则抓紧机会抽两口烟。平时艇内不让抽烟,烟瘾大的战士只能把烟放在嘴边闻。
随艇出海的海军食品研究所的工程师从上海带来了一种气功练习的方法,很多人都跟着他练,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锻炼身体。
随军医生林有来会监督食堂工作。肉类等冷冻时间长,有一种闻到就想吐的怪味。新鲜蔬菜、肉鱼虾等冷冻食品和大米吃完后,开始吃罐头和压缩饼干。长时间见不到新鲜蔬菜,一小块已经变糠的水萝卜也好吃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