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舰乘风破浪。周启青 摄(资料图)
主持人:海军海口舰作为我国第一代具备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被誉为“中华神盾”。入列十几年来,海口舰3次赴亚丁湾护航,多次参加多国联演,航迹不断向远海延伸,见证了人民海军逐梦深蓝的壮阔历程,是人民海军装备更新、战略转型建设的标志性舰艇之一。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今天请听央广记者纪梦楠、李子骄采制的报道《深蓝利剑》。
现场:一级反海盗部署”警铃响起……
听众朋友们好,我是记者纪梦楠,这里是海口舰的驾驶室。经过恢复性修理后,海口舰进入新一轮的训练和战备任务周期,一场反海盗演练正在展开……
现场:直升机起飞,前出方位15舵,距离30公里……
(直升机起飞声……)
直升机紧急升空前出,侦察驱离。在舰长樊继功的指挥下,搭载特战队员的小艇第一时间出动,对多个方向的疑似“海盗小艇”袭扰形成立体突击。
樊继功:这样的一种战术战法有助于各组力量协同作战、快速反应,能够有效破解海盗“群狼战术”,这也是我们首批护航探索出的宝贵经验,已经成为我们现在护航行动的标准作业程序。
历史音响:鸣笛声……
2008年底,被誉为“中华神盾”的海口舰,赴亚丁湾执行首批护航任务,创下了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等多项记录,被国际海事组织授予“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参与首批护航任务的舰员王东至今仍记得初登海口舰时,舰上信息化设备带给自己的震撼。
王东:在理念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海口舰上以后接触到的装备都是通过传感器,在电脑里显示出来。当时组建时是开疆拓土的精神,首任舰长、政委抓我们的专业学习,抓我们的能力素质养成,对我们非常严格,最终使得我们的战斗力形成很快。
海口舰2006年入列,是当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入列以来,谋战研战、学习创新成为全体官兵的共同追求。主炮区区队长李明通过改造主炮供电系统,使攻击时间缩短了数十秒。
李明:你的反应速度提前了几十秒钟,有可能你就能先敌致胜。每一次平时训练我们都把它当成战争去对待,每天都在想怎么样把这个炮给搞得更好,怎么提升它的战斗力,让它故障率降到最低,你在战争中才能用得更顺手。
在一次演习中,航空导弹区队长李卫华和战友们创造了某型对空导弹成功抗击目标的海军新纪录。
李卫华:它验证了我们编队防空作战的能力;它检验了我们雷达系统跟踪捕获的能力。这一类型把它抗击下来以后,意义很大,我们国家海军舰艇编队的防空能力是一个大的飞跃。
十几年里,从太平洋、印度洋到大西洋;从海外护航、中外联演到海上搜救、海外撤侨……随着使命任务拓展,海口舰经常战斗在远海大洋、活跃在国际舞台,在海上维权斗争一线与外军舰机较量交锋,他们练兵备战、闻战则喜,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节节攀升。
海口舰政委邹琰:2012年十八大以后习主席离京视察,第一站就到了我们这儿,从那个时候标定了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打赢现代化海战。2013年开始我们就更加专注于怎么样把他们的能力和装备的潜力再激发,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相对丰富的数据库。
现场:舰艇前进声……
2018年,海口舰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舰长樊继功介绍说,随着海军转型建设和使命任务的拓展,他们有更强的信心完成好远洋护航、联演联训、迎外出访、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
樊继功:这个要求就是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海军支撑就要走到哪里,对海口舰来讲那你就要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跟任务的变化,不仅要执行常规的作战任务,还要走出去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应对多样化军事威胁。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