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拿起实战这把标尺,凡事量一量、照一照、卡一卡,对备战有益的事坚决办理,对打仗无用的事果断砍掉,挤干练兵备战中的水分,真正以打仗的要求磨砺打仗的作风,以打赢的标准锤炼打赢的本领,让练兵场上,多了几分辣味、添了几分硝烟、增了几分自信。
问效演兵场——
“成败之争”转为“能力之问”
舰艇排兵布阵,导弹蓄势待发。一次,该支队派出两艘新型舰艇千里机动,北上参加实兵实弹演练。演练中,该支队官兵对来袭目标实施超视距攻击。
演练结束,召开复盘讲评会,支队官兵都认为应该是个“庆功会”。
“固定思维贯穿全程”“特情预案想定不缜密”……会刚开场,导演组就劈头盖脸指出10多个问题,让在座的支队官兵红了脸出了汗。说好的“庆功会”,最后开成了“揭短会”。
“明明成功完成了演练任务,凭啥跟失败一样挨顿批?”有些官兵不服气。
原来,前期,该支队从人员调配、预先训练、方案预案、装备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非常细致入微的准备,通过港岸操演、海上预先训练,修改完善指挥动作协同表,形成了一整套“清单式”演练方案……从机关到基层,前后忙活了半个多月,为的就是确保演练“一炮打响”。
“‘清单式’演练固然稳妥,但未来战场瞬息万变,这样的演练方式,练不出能打胜仗的真功夫。”面对官兵对复盘讲评的质疑,该支队领导一语中的。
一场“成败之争”最终转变为“能力之问”。一连串问号在官兵头脑中形成,制约战斗力生成的诸多问题被拎出,如
击鼓之槌,敲响在官兵心头。
比胜利更可贵的是思想的转变。支队领导说,回答好习主席的“胜战之问”,最重要的就是问问自己能力够不够?能不能打、敢不敢打?作为新时代的答题人,支队领导给出的回答是:不等不靠,带头破解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关键因素和问题症结。
前不久组织的教学法集训中,更多的指挥员有了自己的“训战思考”。
“主动增大难度,始终把指挥员逼到边界条件下思战研战。”支队领导表示,这是每一名舰艇“领头雁”对“能力之问”最好的回答。
问效实战化——
“惯性思维”转向“胜战思考”
一次,机关训练监察组临机组织“例行训练”:曲靖舰在舰艇微光条件下,进行重点要害部位损害管制训练。
这本就是损管训练例行课目之一,对于曲靖舰舰员来说,难度并不大。
然而,监察组竟要求蒙上眼睛,把“微光条件”变成“无光条件”。官兵蒙着眼睛,穿梭在狭窄的通道、复杂的设备间,进行一系列操作。第一回进行这样的训练,很多官兵在上下舷梯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曾几何时,官兵也有现实困惑,“跑龙套”式的损管训练在实战中是否管用?这样的训练能否胜任打赢?
三流的军队惧怕战争,二流的军队应对战争,一流的军队设计战争。只有像设计战争一样设计训练,才能像训练一样打仗。该支队党委深刻意识到,训练只图其表不重其里,角色定位始终在低层次徘徊,习惯性做法充斥官兵脑海,这些和平积弊不除,备战打胜仗无望。
“想要谋求制胜之道,必须下大力瞄准实战‘靶心’抓训练。”支队领导表示,平时训练必须鲜明树立起实战标尺,引导官兵由“惯性思维”转向“胜战思考”。
随着训练的深入,各种从未想过的问题萦绕在官兵脑海,也深深触动了末梢神经。危不施训、险不练兵,战场就会吃败仗。
今年以来,支队党委要求,要打破固有时段、固定位置的惯性思维,主动设计实战化损管训练内容。同时,他们探索部队与院校双重施训模式,将高级损管集训纳入舰艇必考项目,实现分批驻训、以点带面,切实打牢实战根基。
官兵们的“胜战思考”更多地聚集到“舰炮射击能否不追求最佳占位航向”“跟踪空中目标时,能否不再一味选择靶机绕着编队走固定航向”“消灭浮雷训练,能否不仅仅是命中水中漂浮的‘坛子’”……
问效考核场——
“现实考场”转向“未来战场”
“左舷××度,发现鱼雷噪音!”一次,该支队组织梅州舰全训合格考核,百色舰隐蔽突击,连续进行实战化条件下单舰搜攻潜考核。实习舰长谢利民没想到,陪考的“蓝鲸”主动出击,给梅州舰来了个下马威。
“不走规定航线,不再按套路出牌,互为对手,轮番较量,强度不亚于一场红蓝对抗。”笔者从谢利民操控的指挥台位看到,潜艇踪迹曲折不一,时隐时现。
一番较量后,考核组又下达了“空中来袭目标”“左舷鱼雷发射管起火”等特情,舰艇一边处置,一边应战……
讲评会上,考核组却强调:“‘由现实考场’转向‘未来战场’,必须步步惊心。”
支队组建之初,党委“一班人”就深刻认识到,一名优秀舰艇长的选拔任用,需要经过无数次实践磨砺和考场检验,“实践磨砺是成长进步的重要方式,战斗力水平想要‘突出重围’,就需要在考场见成效”。
除了把考场直接对标战场,他们还紧随作战样式之变,着眼未来信息化海战需要,调整舰副长选拔任用机制,创新值更官培养模式,官兵任职能力得到提升。他们通过结对帮带、实践磨砺、严格考评等机制,为每名代理舰长量身定制学习套餐,为的就是让其尽早熟悉海区,熟悉任务特点,在实践磨砺中尽快获得指挥能力提升。
前不久,该支队数名副舰长同场竞技,连续进行多个课目实战化训练,面对来自空中、海面、水下不同方向目标,他们见招拆招,赢得满堂红。“考场似战场,平时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不断贴近实战。”走下考场,宿迁舰副舰长蒋一民对下步训练有了更深的思考。
(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