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现实版大白什么样③:海外游子眼里的“和平之舟”

来源:人民海军 作者:张庆宝 江山 徐巍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11-12 17:14:51

电视剧《和平之舟》讲述了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远赴海外各国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故事。我们从剧中看到,“和平方舟”所到之处,华人华侨备感兴奋骄傲,这与现实中的情境完全相同。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现实生活,这情境都是华人华侨与“祖国”的近距离亲近,在大白上触摸新时代中国时代发展的脉搏,感受大国海军和平梦想的呼吸。今天,海苔哥就带你来看看现实中华人华侨眼中的“和平方舟”。

海外留学生在“和平方舟”上。江山摄

这是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信号班长韩大林终身难忘的一幕:

2015年12月26日上午,和平方舟即将驶离秘鲁卡亚俄港。战士们正准备收起舷梯,这时,一对匆匆赶来的华人老夫妇找到指挥员。

“能否让我们到甲板待一小会,几分钟就行!”老两口央求道。看了看时间,再望了望老人渴望的眼神,指挥员咬咬牙,同意了!

在战士的搀扶下,这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妇,站上了和平方舟宽阔的飞行甲板。伫立、环视,老爷子突然松开了老伴的手,缓缓屈膝、跪下,然后将脸颊轻轻贴上甲板,犹如依偎在母亲的胸膛。他轻轻亲吻着甲板,浑身抽动着,热泪纵横。

快要离船了,老人恋恋不舍走到舷梯口,顿了顿脚步,把身体靠近了武装更:“再让我感受一下祖国亲人的温暖吧……”

“和平方舟”抵达秘鲁卡亚俄港时的欢迎现场。江山摄

目睹了这一切,韩大林悄悄抹了一下眼角。他已经不记得,在跟随和平方舟航行的日子里,有多少这样泪目的场景。感动之余,总有一股无形而温暖的力量,盈满心房。

入列11年,和平方舟9次走出国门,7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远赴3大洋6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华人华侨为之沸腾,奔走相告:“和平方舟来了!亲人来了!”

从亚洲的孟加拉国吉大港到非洲的吉布提港,从环加勒比海到南美洲海岸,和平方舟每靠泊一个港口,华人华侨们总是早早排起长队,扶老携幼,欢声笑语,挥舞着五星红旗。孩子们仰着头,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盯着眼前的白色巨轮——画有红十字的和平方舟。

2017年,和平方舟首次停靠西班牙。停靠时间虽短,但消息早早传开,当地华人华侨们从西班牙各地赶来,有的甚至从欧洲其他国家专程跑来。

“来到和平方舟,就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非常亲切,非常温暖,非常自豪。”西班牙南部华人华侨协会会长李松林,专门组织了10多名华人华侨志愿者赶来为和平方舟提供西语翻译服务。

上船参观的西班牙华侨高呼祖国万岁。江山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出去”的中国人遍布世界。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海外投资遍及18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98万亿元,出境人数5.6亿多人次,海外华人华侨总数约6700多万,越来越多的设施和利益遍布世界各地。

为到访国我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进行全面体检和诊疗,是“和谐使命”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还能享受来自祖国的免费医疗。”谈及自己的经历,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安哥拉分公司总经理王海珉充满了感激。

2017年10月20日下午,王海珉突然感到腹部不适,出现了腹胀、腹痛症状,且疼痛不断加剧。情急之下,他赶到正在安哥拉访问的和平方舟,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接受了手术。

“感谢祖国派来‘大白船’,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生日礼物。”次日,刚好是王海珉39周岁生日。在和平方舟病房,术后的王海珉幸福感爆棚,“我真是太幸运了,真心为伟大祖国点赞,为人民海军点赞!”

在“和平方舟”上得到周到护理的王海珉。江山摄

幸福的,不止是王海珉一人。和平方舟每抵达一个港口,便为同胞们开通“绿色通道”,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同胞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格林纳达,一对华侨老夫妇,专程坐飞机从巴巴多斯赶来,看上了消化内科专家;在牙买加,华侨张官胜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白内障,双眼重见光明;在吉布提,华侨王进多年的胃病得到有效治疗……

看病固然重要,然而华人华侨们对和平方舟的热情和寄托,远不止于此。虽然身处海外,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关注着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2018年10月13日,和平方舟抵达多米尼克第二天,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员工王建果便与同事到和平方舟诊疗。

“我看了皮肤科、眼科、中医科和肾内科。”王建果说,其实身体没啥大问题,就是想来看看亲人和祖国的军舰,“骨子里流着中华民族的血,这份情无论走到哪里,都改不了。”

王建果就诊后自豪地以大白为背景拍照留念。江山摄

“没有强大的国防,我们海外同胞侨胞腰杆子都不直。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军队越来越强大,我们打心眼里高兴!”登上和平方舟,看到整洁的舰容、先进的设备、敬业的医生、威武的官兵,澳大利亚华侨王彦斌喜在脸上,乐在心上。

触摸中国海军时代发展的脉搏,感受大国海军和平梦想的呼吸,和平方舟既带给人中国力量,更传递着中国温度。

碧水、蓝天、彩虹、战舰……2015年,和平方舟到访圣迭戈,美国西海岸著名的“海军城”。港湾内,一艘以二战中美日中途岛战役得名的航母,被改建成历史博物馆。这位饱经战火的“历史老人”,用风烛残年的身躯,告诉世人战争并不遥远。

“祖国的医院船来啦!”华侨们奔走相告。在圣迭戈生活了17年的蔡丽薇,从微信朋友圈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迎接。

圣迭戈港码头华人华侨热烈“和平方舟”到访。江山摄

那几天,和平方舟就停靠在“中途岛”号航母旁,全程举行开放日活动。虽然身躯不及航母庞大,但她以洁白的船体、飘扬的满旗和醒目的大红十字,引来世界各地游客。

“‘中途岛’号是战争的印记,和平方舟是和平的象征。”蔡丽薇每天都会准时赶来,为外国友人当志愿引导翻译,结束时,她总会强调这么一句话。她觉得,能让更多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发展是为了和平,而不是扩张,很有意义。

蔡丽薇的话,不仅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更是无数旅居海外华人华侨的自觉行动。

“和平方舟”抵达美国圣迭戈港。杨磊摄

2013年11月28日,在菲律宾莱特省台风重灾区,得知和平方舟开设前置医院的消息,57岁的华侨林阿龙带着儿子赶来参加志愿服务。他自豪地说:“祖国军舰远道而来救灾,我们感到非常光荣!”

2018年11月1日,和平方舟首次到访多米尼加,迅速刮起了一股“中国风”。参观中,多米尼加华侨学校高三学生黄秀儿,认真观看了船舱里的每一幅宣传展板,在得知和平方舟先后9次走出国门,为全世界23万民众带去福祉时,她被深深感动了。

走下舷梯,黄秀儿把父亲拉到一边,说起了悄悄话:“爸爸,我想回中国上大学,成为一名外交官,像和平方舟一样,带着和平友好走遍世界。”

多米尼加华侨学校学生黄秀儿在“和平方舟”上。江山摄

相见时难别亦难。每当和平方舟结束访问快要起航时,码头上总是一片红色的海洋,送行的人们拉着横幅,舞动着五星红旗,嘹亮的《歌唱祖国》响彻码头。岸上的人群,舷边站坡的官兵,相互挥手致意,泪水模糊了视线……

2017年10月14日,和平方舟结束对莫桑比克的访问。船离港了,华人华侨却都乘着两艘租来的小艇,一左一右追了上来,把和平方舟簇拥在中间,伴航了10多公里。航行中,他们面向和平方舟伫立,左手牵着国旗,右手一遍又一遍挥舞着,不停地呼喊:“再见祖国!再见亲人!欢迎你们再来!”

莫桑比克华人华侨舞狮队迎接“和平方舟”。江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