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特别关注丨把官兵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伟祺 封治斌 石伟康 刘宝瑞 毕笑天 薛浩 刘志强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3-07-18 08:08:47

兵兵之间有“代沟”如何破?北部战区海军某团某营出实招——

新兵老兵玩在一起更亲近了

■解放军报记者 刘伟祺 通讯员 封治斌 石伟康

深夜,急促哨音骤然响彻北部战区海军某团导弹测试大厅,一场实战背景下的转级训练考核拉开战幕。

考核现场,惯导检测员小蔡连接电缆不牢固,弹体检测员小房由于紧张导致一个细小的垫片滑落,战士考官当即判定不合格……看到这一幕,某营某连连长齐佳兴感慨道:“相比之前,如今没有了‘人情分’影响,考风训风更实了!”

在此前一次专业基础对抗考核中,该团一改以往做法,不提前设定范围,全程随机出题,考官也不由主官担任,而是抽选各班组相同专业的战士互查互考。

人员就位,准备测试电缆、接通仪器设备……中士高旭峰铆足了劲要考个好成绩。然而,在测试准备时,他发现某型万用表不见了踪影,急得满头大汗。忽然,他转头发现老乡于源利就是考官。为避免自己因这种小失误被淘汰,他立即示意于源利帮忙取一块万用表。于源利欣然同意,最终高旭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

而这一切,都被齐佳兴看在眼里。考核结束,看着手里一份份“合格”的成绩单,他沉下脸问:“于源利,高旭峰用的那块万用表是哪来的?”面对连长的质问,于源利急忙承认错误。

“这不仅仅是训风考风问题。”事后反思,齐佳兴敏锐感到,因老乡关系而公然违规,反映出连队内部出现了某种不良倾向。

无独有偶。不久后的一个周末晚上,几名战士坐在一起说着家乡方言,聊得不亦乐乎,列兵文熊杰在一旁插不上话,显得形单影只。“为啥一个人坐在这里?”教导员李国庆见状好奇地询问。交谈中,他了解到,文熊杰是今年分配到班里的唯一一名新兵,休息时,往往是老同志凑一起聊天,同年兵组队玩游戏,文熊杰成了难以融入集体的“局外人”。

李国庆找各班排骨干了解情况后发现,因为相同地域、兵龄、爱好等造成的“分群扎堆”现象并不鲜见。

二级军士长贺忠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前不久,为了解战士思想动态,他随手点开朱振豪的微信朋友圈,看到的却是一道“细黑杠”。意识到自己被屏蔽,一番询问后,朱振豪表示,他设置权限只为“给自己留一点隐私空间”。贺忠强还了解到,还有的战士对战友进行分组,设置朋友圈不可见范围,理由是“总有一些心声不方便广而告之”。

“看似面对面,实则‘圈对圈’。有事不对班长讲,无话不在‘圈内’谈,朝夕相处的战友居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交班会上,有的老班长坦言和新战士有“代沟”,新战士却回应:一到休息娱乐时间,老兵们总是“扎堆”自己玩,无形中把新同志挡在了外面……

“一个连队、一个班排,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大家都是一家人,决不能分成‘这一群’‘那一派’!”李国庆介绍,为构建良好的内部关系,营党委一班人主动下沉到班排把脉问诊,决定广泛开展“互学、互帮、互教”活动,成立互助小组以老带新,通过岗位练兵、比武竞赛等,让官兵在团结互助中深化战友情谊、破除各种隔阂。

前不久,该营按照跨年龄、跨建制、跨职级搭配原则,组织了一场战伤救护比赛,贺忠强和朱振豪被分到了同一个小组。那段时间,两人训练时相互鼓劲,休息时一起聊家常,朱振豪慢慢对班长敞开了心扉。除此之外,该营还常态开展读书演讲、文艺汇演、棋牌比赛等活动供大家展示自我;立足现有条件,成立音乐、绘画、书法等10余个兴趣小组;组织“海风军乐队”“竞技体育队”等特色文化队伍,新兵老兵玩在一起更亲近了,兵兵关系在交流合作中持续升温。

融进大集体,催生战斗力。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训练考核中,该营官兵新老搭配、密切协同,高标准完成了各项课目,并刷新了一项纪录。


新同志归属感不强怎么办?联勤保障部队某旅有实策——

补充兵员融入集体更快速了

■解放军报记者 刘宝瑞 毕笑天 通讯员 薛浩

“热烈欢迎新同志!”近日,联勤保障部队某旅运输营热闹非凡,86名补充兵员前来报到。看到连队补充了新力量,最近一直为任务出动率发愁的三连指导员张玉博长舒一口气。

“曾经,补充兵员的管理是个大难题。”张玉博对记者说,近年来,随着旅里任务不断拓展,运输线也越拉越长。为达到任务要求的出动率,他们经常从外单位借调兵员进行补充,单位内部的人员跨地域配属也屡见不鲜。但随着人员的频繁流动,一些问题陆续浮出水面:有的同志怀念老部队,对新连队了解不深、归属感不强;有的只和同批补充兵员玩在一起,和其他同志沟通不多、交往很少;还有的感觉自己是“外来户”,到新连队干工作使不上劲、插不上手……

“拉长运输线,先得拉近‘感情线’。只有让补充兵员尽快融入新集体,密切彼此关系,增进战友情谊,才能提高连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介绍,旅党委一班人在深入一线调研摸排情况,倾听基层官兵心声后,决定在全旅推行“三带”工作模式:“知兵爱兵带温度”,要求基层骨干掌握补充兵员的家庭、单位信息,常态组织恳谈会,亮特长家底、晒军旅历程、谈困难诉求,建立“思想档案”,列出“困难清单”;“赓续传统带感情”,扎实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补充兵员学习旅史连史,引导他们学习先辈事迹,增加对新单位的了解和认同,增进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身先士卒带担当”,要求老同志在训练工作中以身作则,对新同志指导帮带,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精准定岗,规划成长路线图。

刚补充进入连队的战士小谭,参加驾驶训练的积极性一直不高。在和小谭原单位取得联系后,张玉博了解到,小谭原本是重装车驾驶员,一直申请开头车,但因为性格急躁未能如愿。调整单位后,他得知自己仍然开不上头车,心里有些失落。

“想开头车,得先服众,刚刚列装的半挂车和重装车性能相近,连里打算让你去做教员。咱说好了,等你的学员合格了就让你开头车。”一天晚上,张玉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小谭,小谭难掩内心喜悦连连点头。

在极其需要耐心的教员岗位上,小谭积极备课、悉心跟教,心性得到充分磨练。第二年,他不仅顺利当上了头车驾驶员,还在留队申请书上写道:“我的努力在这里得到认可,我愿意在这里接着干。”看到这句话,张玉博倍感欣慰,在心里默默为旅党委出台的举措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短评

把官兵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

■刘志强

上面两篇报道,都与“破圈”有关。客观来讲,人具有社会性,在社会生活中总要与他人打交道,一些志同道合、爱好相近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个个“圈子”。但这在讲求五湖四海、官兵一致、集体利益至上的军营,却是加以警惕和抵制的。

须知,“圈子”具有排他性,会不经意间造成远近亲疏,这与培养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内部关系的要求并不相符。部队担负着特殊使命,执行着特殊任务,如果战友们平时不能相互了解信任、默契协作配合,不能拧成一股绳,那么一旦执行任务、走上战场,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从何而来?

现实情况是,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新一代年轻士兵往往把训练、工作、生活分得很清楚。在休息时间,喜欢社交的就呼朋引伴,或组团打游戏,或扎堆聊天;不擅长社交的就一个人宅着,沉浸在“一人一机一世界”。对这些新特点新情况,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坐视不管,必须辩证分析、综合施策。

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关系的基础,事关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巩固和提高。我军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与战友之间亲如兄弟的革命情谊是分不开的。当前,部队练兵备战逐步走深走实,各项任务压茬推进,各级更要在密切内部关系上下大力、做实功,把官兵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汇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正能量。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官兵关系搞不好,主要是带兵人的根本态度问题;如果内部关系搞不好,主要是战友之间的感情问题。只要从这两个问题入手,很多看似棘手的难题,也就不难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