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品读张超烈士父亲致下连新兵的一封信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启甲 张永超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6-30 08:51:58

战鹰的翅膀要用忠诚锻造

——品读张超烈士父亲致海军航空大学某训练基地下连新兵的一封信

6月10日,“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烈士的父亲张胜华,给海军航空大学某训练基地即将下连的新兵们写了一封信,用深情的话语对新时代的“浪花白”寄予嘱托。经本人同意,我们推荐刊发这封信,以激励广大官兵振奋精神、志存高远,努力在万里海疆建功立业。

(王启甲、张永超)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我是张超的父亲张胜华。此刻,想必你们即将起航,奔赴祖国的万里海疆,我仿佛看到21年前那个背着行囊、眼里有光的张超。所以,我想和你们说说话,也想替张超和那些守护海天的英烈,把这份嘱托给予你们这些新时代的“浪花白”。

关于选择。张超常说:“舰载机再危险也得有人飞,你不飞、我不飞,中国航母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形成战斗力?”当年,他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选择去王伟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报到时,只说了一句“我就是冲着王伟来的”。这份纯粹的选择,是军人对使命最朴素的诠释。孩子们,你们在人生最好的年纪选择了深蓝,就像他当年把生命化作海天之间的航迹一样,请记住:军装穿在身上,就要把使命扛在肩头。

关于成长。张超刚学飞行时,熄灯后经常打着手电背参数,作训服口袋里永远揣着飞行笔记。他告诉我:“爸,每次起飞都是考试,得把地面功夫做到十分,空中才能多一分胜算。”现在的训练场就是你们的战场,战术动作的千百次重复,都是将来战场上生死抉择时的底气。你们要像他那样,把“不服输”刻进骨子里,让每滴汗水都成为决胜战场的力量。

关于担当。2016年4月27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他在生命最后4.4秒的抉择,用尽全力推杆到底想保住战机。这个动作,是他12年逐梦长空的缩影——把国家装备看得比生命更重。孩子们,未来的航程会有风浪,会有突发的“电传故障”,但请永远记住:军人肩膀扛着的不只是军衔,更是亿万人民的岁月静好。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军人的使命所系,是献给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关于牵挂。张超走后,他的母亲总望着南海方向喃喃自语:“腊鱼凉了,机场的花又开了……”他的妻子每次想他的时候,总是念叨那一句:“下辈子还要做你的尾钩。”军人的亲情总是带着缺憾,但正是这份缺憾,让万家灯火更加温暖。希望你们每次视频通话时多喊几声“爸妈”,休假时多陪家人吃顿饭,因为你们守护万里海疆,终究是为了身后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

纸短情长。叔叔最后想用张超日记里的话与你们共勉:“飞翔的梦想人人都有,但战鹰的翅膀要用忠诚锻造。”愿你们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不负韶华,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强化肩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担当时代重托,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要像习主席对年轻人的期望那样,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热血化作戍守海疆的钢铁长城!

等你们凯旋时,替我给南海上空的云捎句话:今天的“浪花白”,依然如张超当年那般赤诚!

此致

敬礼

张胜华

202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