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如何完成生死迫降?听川航英雄机组讲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责任编辑:杨帆
2018-05-20 09:31

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通常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而且其韧性和抗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千倍。一般理论认为,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玻璃仍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但出于职业敏感,来不及和其他机组人员商量,刘传健迅速做出了立即返航最近的成都机场的决定。

记者:当时离成都有多远?

刘传健:大概有150公里左右。

记者:是已经超越成都了还是没到成都?

刘传健:过了过了。

记者:过了成都100多公里,返航成都。

刘传健:对。

事后看,从事故发生的那一刻起,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每一秒的时间都变得弥足珍贵。因为对于高速飞行中的飞机来说,稍微的犹豫不决都会让飞机在短短的时间里飞出更远的距离,使下一步的自救变得遥不可及或根本不可能。刘传健调转机头,同时抓起话筒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风挡裂了,我们决定备降成都”的信息。

通话录音:成都,成都,四川的8633,请讲,现在有点儿故障,我申请下高度,四川的8633,下8400保持,下8400,我要返航了,我现在风挡裂了,风挡裂了,是吧,对的,3U8633是返航重庆吗,返航成都,备降成都,是吧,对,3U8633收到了,你先下8400保持。

记者:塔台的指示呢?

刘传健:没有。因为我把话报完,刚刚说完话可能他就关了,但是这时候整个玻璃就爆了。

记者:就在报话的那一刹那?

刘传健:对,我说完可能还没有完的时候,这时候就爆了。爆了三次,没有反应了当时,肯定是应激的那种情况,可能当时我就当我睁开眼的时候。

记者:你是想第一本能保护?

刘传健:没有保护,我根本没有想到它会爆炸,可能就是听到一声,本能眨一下眼或者什么的是这样的,当我睁开眼看到他的时候。

记者:看到副驾的时候?

刘传健:对,都已经挂在那儿了。半个身体是在窗外的。

记者:当时的状态是整个下半身都在窗外,还是上半身?

刘传健:上半身,上半身在窗外。

记者:上半身不是有安全带和固定吗?

刘传健:我们的副驾驶在巡航过程中,我们是可以放松一点的,然后他就只系了这个腿部的安全带,没有系那个肩带,所以他就被往外吸了,爆炸的时候内外是有压差的,当时压差是七点几。

记者:人会马上被吸出去?

刘传健:一下就出去了。

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罕见地突然爆裂,破碎的玻璃向外四散,相当于飞机在近万米高空破开了一个大洞,机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瞬间把副驾驶徐瑞辰的上半身吸出了窗外。

记者:太突然了?

刘传健:对,非常突然。

记者:对你而言作为机长在副驾驶出现这样特殊情况下,有没有应急的预案里面之前是有过这样的设计的?

刘传健:真没有。全靠第一反应,他一出去我看到他在那儿往外的时候,实际上我想伸手抓他。

记者:这是本能想抓的?

刘传健:对,我是想伸手抓他,我一看够不着,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可能在800公里左右,我一个是过不去,第二个我确实够不着他,现在飞机是一种什么状态,我要把飞机的状态保持好,所以我就操纵飞机。

记者:但是你当时能确认他的安全吗?

刘传健:我不敢确认会发生什么,我当时都不敢想,我当时一个想的就是把飞机状态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

记者:但是对那个时候来讲其实你内心有多少把握?

刘传健: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其实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

风挡玻璃爆裂的瞬间,驾驶舱失压的同时,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机舱环境迅速发生变化。

刘传健:最大的变化就是强烈的风吹着我,脸上有撕裂感那种感觉。

记者:像刀割一样的是吗?

刘传健: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变形了那种感觉。

记者:眼睛能睁开吗?

刘传健:眼睛能睁开。

记者:当时戴着墨镜吗?

刘传健:当时戴着墨镜,整个飞机在剧烈抖动,当时那一会没有声音,但是过一会声音非常大。

记者:整个机身?

刘传健:对,整个机身在抖动,仪表看不太清楚,在晃动。

记者:仪表上还有显示吗,所有的功能还存在吗?

刘传健:我那边仪表是有显示,我操纵飞机那边是有显示的,但是我当时不敢确定,是正确的显示。

记者:为什么不能确定?

刘传健:因为爆破了以后很多设备都不工作了,电子仪表显示系统告诉我故障的设备,上面有无数的东西是填满的,两个屏幕里面,显示的全是故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