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小子”胡振宇的太空梦想

来源:《中华英才》作者:李军 刘小渡责任编辑:乔梦
2018-08-17 17:27

而正是在这个时候,胡振宇又发现创业并没有当初想得那么简单,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从运营到规划,从成本控制到团队管理,只有真正踏上一条火箭制造运营的道路,火箭事业才能走向成功。在胡振宇的脑海,渐渐地对创业有了一个清晰的意识,有了一条明确的脉络,他深切地感到,慢慢成长的他正在成为一个能有所担当,向团队负得起责任的创始人。胡振宇说:“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渐渐发现当初自己一个人的梦想,却因为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慢慢地变成了理想。”那时的胡振宇,开始严谨理性的思考如何将他们的理想一步一步的变成现实。

探索太空——

核心技术成就社会认同 

从最初的一个人爱好者到现在已有数十人的工程师团队,从当初在郊外田间中试验到现在拥有自己的试验基地,一路走来的胡振宇体会到不仅仅是团队的成长与环境的改变,更是核心技术所带来的一种社会认同。

“核心技术是第一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去啃‘火箭回收技术’这块硬骨头的根本原因。”胡振宇说,“随着燃料的消耗,火箭的质量一直在过程中减少,质心等物理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液体摇晃所带来的干扰,就算在无风的环境下想把火箭控制住都非常具有挑战。”而团队之所以能够实现这项技术的突破,与团队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团队的工程师有个特点,除了在办公室内做设计仿真,就是一头扎进试验现场参与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刮风下雪和酷暑严寒,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无一例外的“重在参与”,因此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整个火箭系统都颇有各自的见解。胡振宇面对记者骄傲地说:“我们所做的工作不仅限于火箭的总体方案,诸如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载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算法、增压输送系统这类关键分系统都使用了我们自主研制的产品。”

走向太空——

研制目标瞄准国家战略

据统计,从2014年至今已有数十家航天领域的创业公司纷纷诞生,其中既有从事运载火箭研制及发射服务的火箭公司,也有从事卫星研制及应用的商业卫星公司,除了行业最上游的卫星制造及发射之外,提供卫星测控服务及行业专业咨询的公司也纷纷出现。由此也可看出,航天领域的创业方向及服务类型愈加丰富,这势必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胡振宇对记者说:“尽管行业中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但是具有军工四证、资质齐全的公司并不多。传统的申报流程不仅手续繁杂、开销巨大,更存在很多不够明朗的规则,倘若没有具备资质的国企牵引,一家民营公司很难独立完成资质认定。而没有军工资质,便无法了解、参与到我国重大科技项目中,这大大的限制了民参军的创新机会。”

除了政策与行业上的呼吁,胡振宇也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推动科技的进步。2017年5月20日,他们面向社会发布了一项名为“TopChallenge(突破)”的工程科技挑战赛。作为首届赛事的主办方,计划面向社会提供了一枚货真价实的火箭以及100万奖金,来激励社会各界具有控制算法上先进见解的团队或者个人参与进来,共同解决火箭回收技术这项工程难题。赛事公布后,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及社会的20多支团队参与到了这项技术的开发中,加快了这项技术的成熟,同时也更加直观地加深了公众对此航天技术的认知。

“我并不希望这是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独有的赛事,我更希望这项赛事能像火炬一样不断的传承下去,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通过高额的奖金,激励更多航天青年才俊和资深专家参与进来,加快解决工程难题甚至是社会难题,比如雾霾、交通或者教育。”胡振宇如是说。

与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合影。

仰望太空——

脚踏实地走进国际视野

胡振宇是这样规划未来:“我们会坚定不移地以可重复发射技术为核心,立志10年内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且技术先进的航天发射综合公司。”

目前,该团队的首款可重复运载火箭目前正处于紧张有序的研制阶段,大吨位液体发动机也即将点火。按照未来3年的规划,他们将相继推出不同体量的火箭用于亚轨道科学试验或是商业卫星发射服务,而在更远的未来,大型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将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深空探测、轨道旅游甚至是前往其他星球,都将变得触手可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