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为30颗北斗导航卫星绘制健康评估“雷达图”
在轨航天器管理能力实现新跨越

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九、四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建立卫星健康检査明细表、检查卫星周期重点遥测参数、总结卫星以往异常特点、分析星上常驻故障影响……
连日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科技人员历时20天为30颗北斗导航卫星进行健康检查分析,定性绘制每颗卫星各分系统健康状态雷达图,为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维管理提供依据,推动了大数量在轨航天器管理能力实现新跨越。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加速发展,在轨航天器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为了精准掌握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行状态,在卫星研制部门和用户单位密切协同下,中心航天器长管部按照“分析需求、确定指标、构建体系、形成机制”的工作思路,集中精干力量组成北斗导航卫星健康评估项目组。科技人员按照涵盖测控、星务、电源、有效载荷等主要分系统,结合北斗导航卫星重点参数指标、关键状态、工作模式切换、测控事件,以及卫星在寿、超寿等实际状态,梳理表征航天器工况的重点参数,建立了健康评价参数指标体系表。
针对参与评估的北斗导航卫星型号结构和状态差异特点,项目组人员以15天为周期,细致检查卫星运行状态,并抽取了2016年以来卫星在轨异常及常驻故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了30份卫星健康检查分析报告。

“通过此次评估,掌握了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行的总体情况,建立了卫星在轨健康检查分析的思路方法,为持续推动在轨航天器管理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该部三室主任陈军信心满满地介绍说。
后续他们将建立卫星在轨健康检查分析机制,以分级管理为原则,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所管航天器开展健康检查分析工作,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