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危险最近的人”!探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燃料加注分队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作者:郎文海 王明艳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12-05 20:19

“为练就过硬专业操作技能,确保操作安全准确,我们经过数百次的严格训练,每名操作手都能达到一摸准、一口清、一次到位、准确可靠的要求,可以随时处置各种紧急情况。”加注指挥杨健说到。

按照卫星发射任务流程,发射场正在进行火箭推进剂加注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加注系统气密性检查。这项工作是火箭推进剂在加注前的一项主要检查项目,重点检查火箭加泄连接器,各种增压、测压、加注与安溢单向阀门的气密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避免在加注过程中出现燃料泄漏等问题,为火箭推进剂加注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火箭发射离不开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但也离不开最基本的生活智慧。虽然火箭加注时使用的都是先进设备,但在检查气密性时,操作手们就会使用这样的“土办法”:在补充气检压力后,自制几桶肥皂水,把肥皂水涂抹在从库房到塔架近1000个接口阀门上,哪里有跑气和漏气的地方,哪里就会有大大小小的气泡鼓起来。

“这个办法还是我们从师傅那里继承下来的,虽然办法很土很简单,但是很实用。”塔上操作手周传向笔者说道。

1966年10月2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弹道导弹和原子弹结合实验,“两弹结合”七勇士重使命、轻生死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曾感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50年后,还在那片热土上,新“七勇士”再次书写惊心动魄的英雄传奇。

2016年9月15日下午,洁白的长征二号F火箭矗立在湖蓝色的塔架旁,举国关注的天宫二号整装待发。

此时的加注分队,同样也是在组织加注管路气检。就当管路气检完毕,开始泄压时,红棕色的四氧化二氮气体突然发生泄露,瞬间弥漫整个加注库房。

和“毒魔”打交道这么多年,大家都明白:四氧化二氮气体喷洒在裸露的皮肤上,马上就会造成烧蚀;挥发出的棕红色烟雾一旦吸入肺部,就会烧蚀呼吸道、造成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法兰垫片损坏严重,必须马上更换垫片,重新上紧法兰!”

正在现场值班的刘华兵立即带领张跃、程哲、尉少威、李军军、许兴顺、李文龙六名操作手,穿上防护装具,3次冲进泄露现场。当时大家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不管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代价,一定要把泄露点堵上!

经过23分钟紧急排故,泄露点成功被封堵。七名同志把试验视作打仗、以生命捍卫使命的英勇壮举和拼搏精神,让同事们深深感动,大家都称赞他们是新一代的“七勇士”。

从“两弹结合”七勇士到决战天宫的新“七勇士”,这场跨越50年的英雄接力,让人们强烈感受到一种精神的血脉传承,“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火箭旁”的铮铮誓言,回荡在天地间。

“我能亲自把燃料送到火箭里面,给火箭形成推力,把卫星发射上去,里面有自己的一份付出,我为自己的加注岗位感到自豪。”气检顺利结束后,泵间操作手高强激动地说。

一样的青春别样的红,在没有硝烟战火的年代,这群默默无闻又可爱的燃料加注人员把报效祖国、矢志航天的豪情,统统都寄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热血,默默地描绘着心中的蓝图。而像加注人员这样普普通通的工种,在发射测试站还有很多,但任何一个工种在航天发射中都缺一不可,正是因为他们发扬伟大的东风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才把一艘艘飞船、一颗颗卫星,顺利地送上太空。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