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姑娘”奔月路上,航天人书写着怎样的创新代码?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张新 韩阜业 等 发布:2019-01-12 03:05:4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航天科技集团嫦娥四号研制团队——

上演“月球接力”

声音“需求万变,努力不变”

“新赛道”上,信心十足的“玉兔二号”,上演了一出完美的“月球接力”。

作为备份星,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本是一对“双胞胎”。当“三姐”圆满完成任务后,原本只是替补队员的“四姑娘”被赋予了新的任务。

握紧“接力棒”,踏上“新赛道”,自信从容的嫦娥“四姑娘”开始全力奔跑。

自信的底气,源于无数次的锤炼与考验——

作为嫦娥四号设计研制的主力“教练员”,航天科技集团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深知,月背环境更复杂、地貌状况更苛刻,他们一刻也不能松懈。

严苛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在科研团队的精心设计与研制改进下,如今身为“主力前锋”的她从“替补队员”已经脱胎换骨。

“新赛道”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险象环生。“广寒宫”的夜晚,温度最低能降到-180℃。为了让“四姑娘”顺利度过“寒冬”,研制团队大胆创新,巧妙配置了同位素热源为设备供热。

看似简单的配置,离不开他们背后的付出。在巡视器主结构生产过程中,仅是与移动分系统相关的外协产品,就有数十种。

“需求万变,努力不变。”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武带领团队无数次进行试验和测试。为了追求顶板热控效果和质量的完美,他们就要对库房中的200多张铝蒙皮毛配件进行严格筛选,力求产品不留瑕疵。

选好材料,制成“衣裳”,为她在太空中遮风挡雨,支撑起一道安全屏障。为了编织“衣裳”,副总设计师张玉花带领团队,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12类144项试验总结,详尽答复了20多位专家针对系统提出的上百个问题和建议,完成了“探测器总体组”和“着陆与安全分离组”两项独立评估测试。

发令枪响的时刻终于到来。那一刻,“教练员”与“选手”都绷紧了神经。为了“终点冲刺”,他们必须确保各阶段测试工作顺利完成和万无一失。发射场阶段的工作是嫦娥四号上天前严把质量的最后一关,为了提升预想问题和各项工作的深度,试验队员不断创新思维、相互启发,确保嫦娥四号各系统运行稳定。

当嫦娥四号优雅地登上月背,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成员们,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比赛正式开始,嫦娥四号拉开精彩探月的帷幕。

嫦娥四号的奔月路,何尝不是研制团队的逐梦之旅?在这场逐梦太空的接力赛中,“玉兔二号”顺利接过老选手“玉兔”的接力棒,朝着“探月梦想”迈出了一大步。

(稿件由解放军报记者张新、韩阜业、通讯员占传远、曾梓煌、薛子康、张石水、王玉磊、宋星光、冯鸿嘉综合采写)

1 2 3 4 5

责任编辑:伍行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