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对话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夫妻档”:被祖国需要是最大的幸福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卫强 胡金峰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0-10-27 09:04

“忍饥挨饿都是常有的事儿,有时一连几天都吃不上饭。”陈子余回忆说。因为缺乏营养,很多战士都患上了夜盲症。时任医院统计员的唐通,视力几近丧失。撤退过程中孙英拉着唐通一路翻山越岭,将他安全带回到后方。时至今日,唐通还把孙英视为自己的救命恩人。

1952年初,陈子余、孙英和医院其他战友们担负从沙气里往国内转运伤员任务。为阻止志愿军转移伤员,美军经常利用飞机和军舰上的炮火对运输线进行轰炸。两人和其他战友冒着炮火,克服各种困难,经朝鲜德元、阳德将伤员转交给往国内转运的部队,顺利完成转运伤员任务。

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硝烟漫天的战争终于结束,部分志愿军官兵从朝鲜回国。陈子余和孙英所在的医院改编为524医院,两人继续留在朝鲜为施工部队做好医疗保障,也为驻地朝鲜人民看病。

1954年,陈子余、孙英和战友们在朝鲜定州留影。

陈子余和老伴孙英回忆起当年与朝鲜老百姓鱼水情,仍历历在目。他们经常给朝鲜老百姓免费看病、做手术,还把从国内购买的毛线、副食等物品送给老百姓,老百姓也经常给他们送煮的玉米、栗子、土豆等食物。他们在外面工作返回住处后,房东大娘都会拉着他们冰冷的手给捂热,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浓浓的温情。

两位老人对笔者说:“虽然当时老百姓生活很艰苦,但很纯朴很善良,对我们非常热情。每次到他们家里看病,都会把家里最好的食物送给我们吃,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厚情谊。”

在同一个战场浴血奋战,又有着相同的信仰,缘分注定让他俩建立一个共同的家。1955年5月1日,陈子余和孙英在部队领导关怀下结婚。当时两人手头拮据,没钱办婚礼,医院出面为他俩办了几桌宴席,邀请老战友和朝鲜友人,办了个简单的结婚仪式。

回忆起那场婚礼,两位老人感慨地说:“虽然我们结婚时仪式简朴,住的是简易民居,也没有像样的家具,但我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收获了爱情,结成了革命夫妻,一辈子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很幸福!”

余生,在简朴的婚礼中许下誓言。

1956年4月,他们的儿子在朝鲜出生,因两人都要工作,没有精力照顾小孩,他们忍痛把才三个多月的儿子送回老家抚养,全身心投入到为部队和朝鲜老百姓服务中。直到1957年7月,他们才被轮换回国。

如今,老两口已经度过结婚55周年纪念日,一家人过着四世同堂的温馨日子。回想当年,陈子余和老伴孙英都说,虽然当时战场环境恶劣,异常艰险,每天都面临着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但他们从来没想过退缩,满脑子都是是怎样完成好任务、救治好伤员,打败美国侵略者,守卫刚刚成立的新中国。

采访结束时,陈子余由衷地说:“我们是幸运的,能从朝鲜战场活着回来安享晚年。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曾经为国出征疆场,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大的幸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