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淮南支队三打银集为恢复整个淮南根据地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姜瑞荣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2-08-02 10:34:09

战斗在江淮大地的解放军指战员

1946年12月,中共华东局、华东军区决定恢复淮南根据地。1947年1月,华野十二纵三十四旅政治部主任杨效椿奉命率领两个营的部队,从鲁南打回淮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横扫土顽武装,摧毁敌人的地方政权,很快打开了局面,并在兄弟部队的支援下组建了淮南支队。淮南支队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通过和敌人的反复争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终驱除守敌,恢复了大片淮南解放区。本文记述的就是这一时期淮南支队三打银集的战斗。

一打银集

1947年3月初,淮南第二支队到达淮宝地区的黄庄一带,与先期进入淮宝并打开岔河以南地区局面的杨效椿支队会师。3月中旬,淮南二支队和杨效椿支队并肩作战,摧毁了敌人多处地方政权,并击溃盱眙、天长两县保安大队的进犯。淮南群众得到消息后奔走相告,高兴地说:“新四军打回淮南来了!”

1947年4月,杨效椿主持召开干部会议,研究下一步作战方案。参加会议的高宝干部在分析淮南敌情后,提出到小河东建立根据地的建议。其理由是:第一,小河东是水网地区,外有大湖相隔,内有大批芦苇滩,国民党军大部队展不开,有利于小股武装打游击;第二,小河东离高邮、宝应、天长、盱眙等国民党统治的县城都比较远,是其统治薄弱地区,而人民子弟兵在那里有多年的群众工作基础,容易生根立足;第三,小河东背靠淮宝,一旦情况危急,随时可以转移,进退都比较方便。杨效椿采纳此意见,决定拿下小河东,建立区乡政权,作为今后发展的基地。4月下旬,杨效椿率部队乘船东下,在宝应湖与三河沿岸活动,为进军小河东做准备。

当时,银集镇是小河东地区的重镇,由国民党军的渔警队驻防。杨效椿认为:进军小河东,必须歼灭渔警队。根据侦察员提供的情报,杨效椿等决定带领一个营与淮南第二支队担任主攻,对银集镇发动夜袭。5月18日夜,参战部队悄悄渡过三河,登上银集西北的河堤,消灭了敌人岗哨后,向敌渔警队发起了突然进攻,将其全歼。为乘胜扩大战果,部队随后连夜乘船进军塔集,于第二天拂晓向敌人塔集乡公所发起进攻,击溃塔集乡守敌。

敌人得到消息后,派出一个加强连向塔集进犯。杨效椿等人分析了敌情,决定利用“国民党军不明就里,以伏击战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经过部署,决定由陈立富、徐征发带领部分指战员于敌人前来的路上设伏,消灭这股敌人。此战共击毙敌连长以下39人,俘敌副营长以下5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80余支以及一批弹药、军需物资。

杨效椿等率部一举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渔警队和两个工兵排,震动了整个小河东。国民党自卫队、还乡团闻风丧胆,没有正规军的配合,轻易不敢外出。杨效椿等随即利用这一有利形势,一面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税乃至惩奸复仇、分粮分物等各种斗争;一面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国民党基层政权和反动武装。

经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杨效椿等初步在小河东北部站住了脚,建立起北湖、银涂两个区和部分乡政权以及民兵、农会等群众组织。1947年7月,李世农、魏然从山东率领部分武装和一批地方干部到达淮宝地区,遵照中共华东局决定建立了淮南工委和淮南支队,由李世农任淮南工委书记兼支队政委,杨效椿任淮南支队司令员。

二打银集

淮南支队收复小河东地区,让敌人万分惊恐。1947年9月15日,国民党军成立“高宝湖清剿指挥部”,出动正规军一个团及周边各县的保安队,乘坐炮艇、汽艇“清剿”小河东地区。

淮南支队利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坚持斗争,使国民党军受到重大损失。敌人“清剿”了4天,根本无法发现淮南支队主力,只得在银集留下部分部队后,撤出小河东。

淮南支队决定二打银集。9月20日晚,淮南支队一个营的部队乘船从应集出发,渡过三河,兵分三路秘密接近银集。21日黎明时分,部队发起攻击。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只得退入镇内,集中优势火力向淮南支队疯狂扫射。相持到上午9时左右,守敌突然开始疯狂反扑。支队通过审讯俘虏得知,敌人的一个团正向银集赶来增援!敌强我弱,支队领导立即命令部队撤退。

二打银集战斗后,淮南支队开始外围作战,中共高宝县委组成北湖、银涂、闵塔三支武工队,分别进入宝应湖,坚持内线斗争。面对国民党军的封锁,高宝县委带领武工队以顽强的革命斗志,在一望无边的芦苇荡中上整整坚持了三个月,不仅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还利用芦苇荡的有利条件开展“麻雀战”。在敌人正规军疏于防备之际,武工队就会上岸袭击敌人的地方武装,严惩那些作恶多端、民愤较大的国民党乡保长﹑恶霸地主。搞得国民党军一夜数惊,疲于奔命。有一次,高宝县委得到群众报告说,国民党宝应县保安七纵队头目焦德富晚上要到唐港陈家桥过夜,于是派武工队于当晚前往陈家桥的路上埋伏,一举擒获了焦德富和他的卫队。

三打银集

1947年10月,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四旅政委李世焱率第一〇〇团挺进淮南。11月中旬,一〇〇团渡过运河,进入淮宝地区,和淮南支队取得了联系。双方在仁和镇召开会议,讨论此后的对敌斗争方向。有同志提出,应该向黎城守敌发起进攻。但也有同志认为:先打黎城,不仅会惊动天长、盱眙的国民党守军,而且在淮南西部山区国民党军控制比较严密,不易立足;而小河东地区仅驻有国民党地方武装,兵力比较单薄,较为强大的据点只有银集,如能一举攻克银集,就等于拿下整个小河东,形成收复整个淮南的“前进基地”。

会议通过了攻打银集的方案,并决定由一〇〇团和淮南支队三营主攻银集,淮南支队主力负责扫清塔集、闵桥一带的国民党地方武装。会议后,淮南支队立即行动,一面派人侦察银集的军情,地形、工事等情况,一面组织淮宝地区的支前民工与船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2月10日夜,一〇〇团团长率一〇〇团、淮南支队三营从淮宝南宁区出发,乘坐100多艘民船,顺利渡过了三河。攻击部队按预定方案迅速展开,迅速完成了对银集据点的包围。

当时,驻守银集的是国民党宝应县保安队的1个加强中队。解放军包围银集后,据点里的敌人虽然发现了“动静”,却以为是小股“土共”再次前来骚扰。一〇〇团各连立即趁夜发起进攻,很快夺取了敌人的外围工事。

直到第二天天亮,守敌才发现是解放军的正规军对他们发起进攻,于是一面拼命向临近的敌人求援,一面用机枪不停地向解放军阵地扫射。一〇〇团指挥员立即命令炮兵连集中火力向敌人轰击,很快炸毁了敌人的三座炮楼。

12日凌晨3时,一〇〇团和淮南支队三营对敌人发起总攻。四连首先对东街实施冲击,准备开辟出一条通往核心工事的道路。敌保安队全部退至地堡,用机枪、卡宾枪连续射击,企图阻止解放军前进的道路。淮南支队三营组织一个突击排,在机枪的掩护下,快速接近敌人的地堡,向里面投掷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打哑了敌人的多挺机枪,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通道。

黎明前,一〇〇团和淮南支队三营结束了战斗。此次战斗,解放军共击毙保安队200多人,俘获150多人,整个中队无一漏网,武器弹药全部被缴获。

三打银集战斗的胜利,使解放军在小河东地区获得了巩固的基地和可靠的后方,为此后恢复整个淮南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一〇〇团和淮南支队连续作战,相继收复了大片地区。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