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抗大第二分校——在敌后反“扫荡”中茁壮成长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钱 锋 张晓龙 徐贵宝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2-08-18 10:39:08

1939年7月,抗大第二分校举行运动大会。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改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的建制,把抗大分散到敌后办学,以便冲破日、伪、顽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培养大批干部就近带领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扩大和巩固更多的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初,中央军委决定以抗大第7大队和第1大队第1支队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以下简称“抗大第二分校”),东进晋察冀根据地办学。

12月13日,抗大第二分校正式宣布成立,原抗大总校训练部长陈伯钧任校长兼政治委员(1940年7月,孙毅接替陈伯钧任校长)。1938年12月至1939年2月,抗大第二分校2500余人,分3批东渡黄河,穿越同蒲铁路,进驻河北省灵寿县陈庄地区办学。在极端艰苦和危险的条件下,抗大第二分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靠根据地群众,视战场为课堂,通过参加战斗学习战争,坚持敌后办学5年,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

量身定制课程,确保贴近实战。抗大第二分校的办学地——陈庄,距石家庄和平汉、正太铁路敌占区域不足百里,被敌袭击可能性大,且个别地区还有潜藏的特务汉奸,斗争形势十分尖锐。为确保在动荡不安的敌后环境中办好学,抗大第二分校领导提出“教育计划等于作战计划”,并根据“学生将来主要在八路军工作”的培训目标,坚持教学与实战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抗大第二分校从第一期教学开始,确定适应敌后条件的教学课目。军事课有战术、技术、兵器。战术课包括步兵战术、游击战术和日伪战术研究。技术课包括射击、刺杀、投弹和土工作业。兵器课以兵器知识条例条令为内容。政治课有马列主义概论、政治经济学、哲学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从第三期开始,针对学员的基本特点,抗大第二分校将政治课调整为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党的建设、党的基本政策、政治工作等。此外,还设有语文、算术、自然常识等文化课,以提高学员科学文化水平。

学校明确了校机关、大队、学员队在教学中的职责。学员队负责实施教学计划,大队负责督促、检查与研讨实施方法,训练部负责确定教学方针方法及检查督促教学计划的贯彻执行。为解决教员匮乏问题,学员队的行政和政工干部如有任教能力均需兼任主任教员或教员。专业性强的课目由专职教员任课。学校多次派出教员、学员到战斗部队见学,及时整理新战例,动态充实完善教材。1939年5月,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抢占上下细腰涧有利地形,迅速歼灭日军,抗大第二分校领导率学员紧急赴山西省五台地区见学;同年冬,学校又派教员赴河北省易县,学习大龙华歼灭战的经验做法。

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结合实战。抗大第二分校始终牢记毛泽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教诲,利用陈庄地区被日军疯狂“扫荡”的特殊环境,把学习作战理论与战场实际相结合,边战边训、训战结合,促进学员在战火中迅速成长。

1939年9月,石家庄及周边日伪军企图偷袭陈庄。抗大第二分校得知敌情后,派出第一大队学员连夜向陈庄东南一带预定地区活动,依托有利地形阻击敌人,为陈庄军民的安全转移和八路军第120师主力西调赢得宝贵时间。9月28日,日军开始撤退,在坡门口遭到八路军第120师主力部队伏击。抗大第二分校学员配合主力部队,向日军发起攻击。战至29日晨,基本消灭偷袭陈庄之敌。这也成为抗大第二分校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百团大战后,日寇对华北战场高度重视,从正面战场抽调主力,对我抗日根据地实施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其中,“消灭”抗大第二分校被日寇视为“扫荡”目标之一。抗大第二分校教员学员不畏强敌,英勇投入反“扫荡”斗争。1941年8月至10月,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针对敌“分散配置、分进合击”的特点,抗大第二分校化整为零、分散游击。第一团跨过平汉路封锁线,到冀中平原与第三团会合后,继续进行平原游击战术训练。校机关带部分学员,赴冀西配合山区部队进行反“扫荡”斗争。在1个多月的紧张斗争中,他们翻山越岭、连续行军,先后紧急突围7次、大小转移42次,行程600余千米,有效配合主力部队粉碎日寇对山区的“扫荡”。反“扫荡”胜利结束后,学校又将学员化零为整集中进行训练,而后将500余名学员分配到部队,走上战斗岗位。

团结爱护群众,军民患难与共。抗大第二分校在灵寿县陈庄办学5年,经常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为各村兴办农民夜校普及文化知识,为群众解燃眉之急。

1939年7月,学校所处的磁河流域发生水灾,粮食减产,与敌争夺秋粮斗争日益尖锐。8月20日,学校第二大队第7队组成武装工作队,深入灵寿县慈峪东南游击区,掩护农民抢收秋粮,并协助抗日政府和地方武装在青廉周边征集公粮40余万斤。9月9日,日伪军300余人向青廉窜扰,该武装工作队一个区队对敌连续游动袭击,牵敌至青廉以北,掩护农民将公粮全部运出。

同年秋,陈庄地区持续暴雨,30余个村子受灾。抗大第二分校全体人员把一日三餐改为两餐,用节省下的粮食救济驻地灾民。从学校领导到勤务人员,每人捐出1至2个月的津贴,全校共募捐边币4000余元,资助地方政府发放救灾款。此外,学校还帮助群众修缮房屋、修筑道路、修补堤埝、排涝抢种。

抗大第二分校向根据地倾注真挚的爱,根据地人民也回馈以真心拥护。1941年8月,敌冀中“扫荡”,抗大第二分校附属中学二队120名学生被敌包围,人员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安国县崔章村的干部将这些学生分散安置在群众家中,掩护他们直到反“扫荡”结束。第三团机关女同志孙树棠在深县护驾池村一位老大娘家中隐蔽时,遇敌搜寻,老大娘急中生智,示意女儿将怀抱中的婴儿塞到孙树棠怀里,掩护她脱离危险。第三团政治教员卫民身负重伤,一位开饭馆的老大爷把他带回家,每天给他吃鸡蛋白面,精心照顾至伤愈归队。

“帮助群众生产,春种、夏收、夏种、秋收;平时挑水扫院,困难时期,帮助群众抗灾、救灾,担水点种,上山开荒,节约口粮救济群众。群众也热爱军队……敌人‘扫荡’时,抓住村民严刑拷打审问‘八路军去向’‘抗大二分校去向’,群众宁死不屈,坚决不作回答!”校长孙毅在回忆录中写道,抗大第二分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能坚持下来,并完成培养干部的使命,离不开鱼水相依的军民关系。

抗大第二分校在敌后且战且训,克服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困难,共培养出2万余名军政干部,补充到八路军和各抗日根据地,为巩固发展晋察冀根据地和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944年春,抗大第二分校建制撤销,返回陕北归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