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圣地延安:这里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是“新闻人的根”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超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2-09-27 09:36:23

圣地寻根

■李超

2019年7月,从军校毕业的我带着一纸派遣单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临行前,讲授《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周伟业教授曾叮嘱我,延安是红色资源的富矿,去了延安一定要到清凉山下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那是“新闻人的根”。

于是,我到单位报到后的第一次周末外出,便来到这座独具延安特色的窑洞式纪念馆。

当尘封的历史照进现实,我在移步换景的参观中,触摸到锈迹斑驳的油印机、聆听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这些历史记忆汇成一段难忘的红色新闻史,让人近距离感受到延安时期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力量。我被革命前辈们的精神感动着,也为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军人和一名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感到自豪。

走出纪念馆,望着屹立的宝塔山,我的耳畔仿佛响起那首信天游:“宝塔山山高高,延河水水清清,信天游唱了一年又一年,咱百姓年年都唱朗格格的东方红……”宝塔山,在中国的西北角,见证着革命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点亮了祖国的万里山河。

漫步在延安的大街小巷,不禁让人思索,在这片热土之下,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扎下了怎样的根?发生了哪些精彩动人的故事?为何能在历史长河中描绘出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的日子里,带着这些疑问,我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寻根版图逐渐扩大。

作家何其芳给了我启发。他在《我歌唱延安》中写道:“在青年们的嘴里、耳里、想象里、回忆里,延安像一支崇高的名曲的开端,响着洪亮的动人的音调。”循着这“洪亮的动人的音调”,我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延河两岸的红色革命旧址寻根拜访,倾听那些铿锵的历史足音。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个晴朗的周末午后,阳光穿过树叶落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上,留下一片闪亮的光斑。置身于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我在那里重温了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上发表的经典讲话。

我抬头仰望着高大的张思德雕像,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冲破时空的力量。我想,这大概就是寻访红色革命旧址带来的收获。

走进延河岸畔的杨家岭,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窑洞前种过的菜地没有荒芜,田埂依旧清晰可见,茂盛的农作物茁壮生长,使人联想到当年的大生产运动中,人们辛勤劳作的火热场景。继续探寻,在中共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我仔细观看那些老照片和实物展陈,仿佛置身于热烈讨论的现场,历史的回响在山风中久久回荡。

走出杨家岭,延河再次映入眼帘。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它吸引着我的目光投向远方。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又一个周末,站在黄河壶口瀑布的岸边,我被河水汹涌奔腾的气势震撼,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篇章。

那一刻,黄河水撞击岩石溅起的水滴扑面而来,用巨大的声响冲击着人们的耳膜和心房。

我知道,流经红色革命旧址的延河水也包含其中,它在用自己的方式传唱着历史的辉煌篇章。

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岁月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使得延安宛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进步人士。

让我在寻根之旅中印象深刻的是,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批爱国青年以救亡团体的名义,历时13个月,徒步一万多里,到达延安。当他们到达延安时已是衣衫褴褛,但每个人依然斗志昂扬,高唱着自编的歌曲:“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如今,当我深入学习延安精神,重温那些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我终于明白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条件艰苦的延安,为何会成为千千万万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心中崇高的革命圣地。

因为延安有我们共同的根,因为延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因为延安精神永远闪耀着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