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攻配水池的都是打铁的汉”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王倩 宋海峰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2-10-30 22:48:37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炊事员老王挑着猪肉炖粉条给战士们送饭,发现烈士的遗体已经把壕沟填平了。老王生气地把马勺摔在地上。这个镜头,取自于配水池战斗的残酷与悲壮的真实历史场景。

漫步在锦州市郊的配水池战斗遗址,静心聆听辽沈战役最血腥的战斗——配水池之战的历史回声。

与岁月对望,我的思绪在历史的时空隧道里回到1948年秋天。此时,在毛泽东的视野里,西北、中原、华东、华北和东北五大战场,“稻浪”金黄,丰收在望。而丰饶的东北战场,则是块秋色浓,来得早,熟得快,应该是开镰收割的第一块“高产田”。

战略家高瞻远瞩,洞悉深远的独特视角。在此时的东北战场上,我军兵力已超过100万人,解放了东北大部分地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把战略决战的首要目标选择在条件最有利的东北战场。

辽沈战役的关键在锦州。锦州自古就有“山海要冲,边关锁匙”之称,是华北与东北之间的咽喉要道。先攻克锦州,就可封闭东北国民党军从陆路撤往关内的大门,以决战的态势将其在东北就地全歼。

军事家风卷残云,摧枯拉朽的宏大气魄。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锦州至黎段发起强大攻势,拉开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战役帷幕。

锦州战役是辽沈战役中的关键一战,配水池是锦州的门户,不打下它,就没有攻城的制高点,就拿不下锦州。

战前,东野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专程来到负责攻打配水池的7师20团1营,他指着前面不远处的配水池据点,“它虎视眈眈盯着我们,我们要攻占锦州,首先就要挖掉这只大鳄鱼眼。同志们,我们能不能爬到鳄鱼头上去挖它的眼睛呢?”

“能!”“甭说鳄鱼眼,就是龙眼,我们也要把它挖下来,为攻占锦州总攻开路。”20团团长王振威不假思索地回答。

公元1948年10月9日,东北野战军打响了扫清锦州外围据点战斗。当年锦州外围战中,配水池战斗最为惨烈。

伫立在弹痕累累的配水池之战遗址外墙前驻足,只见风雨剥蚀,人工修缮,灰色墙体上累累弹痕依然清晰可见。正面墙壁上方,从右向左,用白灰写着“守配水池的都是铁打的汉!”每个字斗大。左侧墙壁上方写着“配水池就是第二个凡尔登”。据点守敌为暂编第22师的1个加强营的800多人,都是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较强。

配水池位于锦州城北约1公里处一个高地上,可以控制锦义公路,为城北屏障。抗战时期,日军修筑了大量钢筋水泥永备工事和砖石结构的半永备工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守军又修建了十几个暗堡和明堡等永久性工事,配水池外还埋设地雷、电发火引爆的航空炸弹以及铁丝网,国民党军自喻配水池是固若金汤。

脚下的这片土地,见证过解放军官兵勇于迎难、难而逾坚的敢战之魄,留下过令人肃然起敬的一页。10月12日8时,攻打配水池的战斗打响后,1营官兵面对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喊出“攻配水池的都是打铁的汉”的铮铮誓言,嗷嗷叫着就冲上了战场。

勇往直前是战斗的姿态,战无不胜是英雄的豪迈。“出击!”在1营营长赵兴元的带领下,担任主攻的3连和担任助攻的2连官兵,乘着弥漫的硝烟,勇猛无畏地像两把利剑似的同时插向敌阵地。

一部可歌可泣的战史,以牺牲与奉献书写;一面面高高飘扬的军旗,由无数英烈的鲜血染红。

赵兴元生前沉痛回忆,我军炮火虽然摧毁了配水池的地表工事,但敌暗堡里的机枪仍在吐着火舌,子弹雨点般地射向冲锋的战士,1排被凶猛的火力压在壕坎下面,紧随其后的2排、3排进入外壕后,又触响了敌人的“航空炸弹”和地雷,3连官兵除连指导员外,全部阵亡。

“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在攻击一时受阻时,2连几个爆破组用爆破筒和成捆的手榴弹,迅速扫除了前进的障碍。突击排随后以迅速果断的动作占领了东北角的红房子,为向纵深进攻打开了缺口。

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丢了红房子的敌军羊群般地攻上来了。危急时刻,王振威对红房子里剩下的72名官兵吼起来:打不开配水池这个大门,兄弟部队就进不了锦州,中国革命就要拖延时间。我们就是全部牺牲在这里,也要把配水池拿下来。

重压之下方显志坚,危急之中方显军魂。一群敌人刚被打下去,另一群敌人又反扑上来。战士们像一颗颗坚实的钢钉,牢牢地钉在阵地上,顽强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反扑。一个战士肚子炸穿了,肠子一下子流了出来。他忍着巨痛把肠子塞了回去,抄起一挺机枪,“呀”的一声跳到墙外,朝敌群猛扫过去……敌人夺回红房子的企图又破灭了。

军徽,闪耀在当年锦州外围战中最为惨烈的配水池战场。为配合西边的部队夹击配水池大楼,连长刘汝勤带着两个班从红房子冲了出去,在敌军密集的枪弹之中,两个班只剩下刘汝勤和另一个战士,其余的战士全部牺牲。炮火声中,只听到倒在血泊之中的一排长李佐华还在用微弱的声音呼喊:“同志们!冲,冲……打开配水池……就是打开锦州的大门……”

人民军队官兵以热血浇灌理想,以生命践行信仰,换来了今天的山河锦秀,岁月静好。“你若记得,他便无悔”。

红房子争夺战打得艰难而又残酷,每一分钟都在流血,每一分钟都在伤亡。战斗持续了近7个小时后,国民党军把配水池上的残兵败将都纠集起来,又从城内调来1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从两面夹击红房子。一霎时,枪炮声交织,呐喊声震天。

人民军队具备善于“鏖战”的素质,不仅有战胜强敌的霸气,还有持久作战、连续指挥的韧力。

“铁打的汉”遇见了“打铁的汉”。王振威带着战士们从红房子一跃而起,像猛虎扑羊似地往进攻红房子的敌人冲去。他从通讯员手中拿过他的那把在山东缴获的日本军刀,向敌人猛砍,手起刀落,敌人死的死、伤的伤……

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在解放战争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在10多个小时的激战中,配水池成了一片血和火交织的红海……

血肉之躯开辟胜利之路,体现出“胜战”之魂。1营在3营7、9连的配合下,经10小时激战,全歼了配水池的国民党守军,攻占了配水池这一关键据点,为我军攻打锦州打开了城北的门户,为攻锦战斗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1948年10月15日18时,锦州,这个被国民党吹嘘为固若金汤的城市被我军攻克。至此,国民党军由陆路撤向关内的通道被完全封死,辽沈战场上呈现出“关门打狗”的态势。

锦州解放后,在我军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长春宣告和平解放。紧接着,我军乘胜挥师东进,解放了沈阳、营口、锦西和葫芦岛。

长期从事战史研究的王辅一曾这样评价,“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队47.2万人,解放全东北。”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英雄者,国之干。”攻占配水池后,1营600多官兵只剩下5名战士和1名摄影记者。我买了一束白玫瑰,心怀敬仰,向着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走去,虔诚地将鲜花摆放在塔身基石上,表达我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