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时代,一场士兵能力重塑的大考


■胡瑞智

新机遇迎面而来

看着最后一个同年入伍的老战友踏上返乡列车,第83集团军某旅四级军士长王志杰偷偷抹了把眼角。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6年的军旅生涯倏忽而过,比他老的班长们走了,和他同年的战友走了,连比他年轻的“新兵蛋子”也走了。

眼看着自己的军旅生涯也要走到头了,王志杰没想到,新机遇迎面而来。

随着军队“脖子以下”改革的逐步深入,王志杰所在的某旅首长机关编设了士官参谋岗位。作为旅里为数不多的四级军士长,王志杰是幸运的,通过了连、营、旅层层选拔考核,在30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选为旅首批士官参谋,有了自己的办公桌。

“士官参谋制度让我看到了新的出路和希望。”王志杰深有感触,他在报名参加士官参谋选拔之初,曾遭到家人和亲友的反对。他们认为王志杰在部队服役已经16年了,再服役几年到头来还是一个兵,还得面临如今的选择。

然而,王志杰认为继续服役有奔头,士官参谋岗位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渠道和更宽广的空间,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智慧,施展自己的才华。

王志杰“有奔头”的想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士官参谋制度在该旅实行后,不少像王志杰这样的优秀士官选择了留队。

转型向深处挺进

“士官参谋”在我军还是个新称呼,但在世界发达国家军队里,却早已是通行做法。许多士官取代了原先的军官岗位,如美军、英军中的参谋军士、人事军士,日军中负责处理军民关系的联络军士等。

在第83集团军某旅人力资源科科长于发威看来,士官参谋的到来,正是我军改革转型向深处挺进的生动写照。

随着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列装部队,面向未来的崭新作战样式越来越成为探索和实践的常态。演训组织、谋划与新装备使用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机关参谋岗位越来越需要那些来自一线的既有一定战术经验、又能熟练驾驭新装备的人才。

“从义务兵成长起来的士官,大都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不仅实战经验丰富,还是各个专业的行家里手。”于发威认为,在机关业务部门承上启下中,在演训活动的中军帐里,士官参谋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能力重塑时不我待

当上士官参谋后,王志杰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演习中,士官参谋虽然人坐在中军帐,但说不上话、插不上嘴的现象依然存在。王志杰坦言,有领导不重视听取士官参谋意见建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士官参谋的素质能力匹配不上。“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不少士官重技术轻战术,指挥筹划听不懂、想不到、不会讲。”他说。

军事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械化战场是师长的战争,20世纪80年代的地空一体化战场是营长的战争,21世纪信息化战场是以士官为主的班长的战争。

2011年5月1日,20余人的海豹突击队,深入巴基斯坦腹地击毙本·拉登,用现实告诉我们未来军队发展方向:新型战争需要新型军队,精兵制胜、信息制胜深入人心。

读完描写这场战斗的《艰难一日》后,王志杰觉得打赢这场班长的战争,不仅需要会维修、能保障的技术类士官,更需要懂指挥、善谋略的指挥类士官。

对照未来战争视域下的士官参谋素质图谱,王志杰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大差距。这份清醒,如今正在被更多战友认同。在他们旅,不仅士官参谋们自己制订了详尽的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部队也在探索更多为士官参谋成长充电的有效渠道。

眼下,新时代士官参谋的帷幕已被拉开。这场向士官要战斗力的改革,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更多“王志杰们”的能力重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