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把目光投向未来战争

——从“五个一工程”奖作品《中国机器人》谈起


■马 娜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把目光投向未来的战争,是军旅作家应尽的职责。今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已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从而使得现代军事领域已远远超越传统军事领域,变得更为广泛而深刻。因此,军事文学创作视角随之也面临着更为广阔的陌生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军事文艺创作应紧跟时代,放眼远方。只有这样,才可能创作出更丰满的当代中国军人形象和更生动的现代化军事建设风貌。

作为部队的一名写作者,我写过一批部队现实题材作品,并因此获得多个文学大奖。其中,我和另一位作家合作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获得了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部作品是“十部图书”中唯一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反映的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以难以想象的创造、创新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中国机器人从零到世界一流的精彩过程。今天的中国机器人不仅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未来战争和现代化军事建设、国防建设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军各兵种部队中,应用机器人等高科技技术的领域与范围更广泛、更普遍。

这样的题材作品,从内容上,既有军民融合的成分,也有独立的军事内容。比如在采访中国机器人科技的杰出代表时,他向我们讲述了他们是如何按照军事部门要求,一次次攻克相关科研难题的。从他们创造出的许多科研成果中,我强烈感受到中国机器人在军事用途和未来战争中的威力。这些采访让我对当代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和当代军事题材文艺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高度与深度,尤其是对军事文学创作有了新的启示,即当今军事文学题材不仅是在斗志昂扬的训练场和演习场,还有更多的其他领域。即便有些内容看起来与军队无直接关系,但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军事领域的外延早已渗透到了整个社会。

一部叙述机器人故事的书看似是简单的物化体,是特定的群体,其实它具有更广泛的领域与更广泛的概念。多数人对中国机器人的认识极为有限,仅停留在“变形金刚”和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概念。殊不知,中国机器人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军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最普通的替代流水线上的“打工仔”“打工妹”,到深海潜水的“蓝色勇士”,尤其在我们的军事领域,机器人不再是简单地帮助我们减轻一些工作强度或排除一些阻碍物,它甚至已成为进攻和消灭敌方的直接武器与“主力部队”。那些自备程序控制操纵的军用无人机的研制及远程打击超智力,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未来战争中,军事机器人(military robot)、自动机器人士兵将成为对敌作战的绝对主力。我认为,这样的现代化军事机器人理应写进当代军事文艺作品。

其实,刚开始采写这个题材时是有些犹豫的,担心它的“科技性与复杂性”,担心它非军事化无关乎军事文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除了赴我国机器人的研制基地采访,还一次次到相关军事单位,既探访了中国机器人的大本营,也深入到部队某实战靶场;既观看机器人现场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也观摩了高科技模拟战场,并且一次次地与机器人研制者及军事机器人运用部队的官兵们进行交流、访谈,倾听他们对中国机器人和军事机器人的研制过程及未来前景的认识等。采访结束后我认识到,曾经的担心是多余的,那既是对军事题材和军事文学理解与认识上的片面,也是对机器人认识上的不深刻。

作品出版后获得了社会各界和文坛的好评,并被央视评选为“2016年度中国好书”以及2017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图书。我深切地感受到:未来的中国军事现代化和现代化军事理论应将“机器军人”列入其中,否则军事现代化便缺了一个重量级拳头。我军未来的发展目标都可能与军事机器人相关,因为我们的强军梦离不开军事科技,而军事机器人必将是一支“特殊战斗部队”,它的先进性与战斗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也许,我的下一个创作目标将瞄准这一领域,因为它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精英部队,军事机器人必将成为我们亲密无间的“战友”。

当今的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其发展速度之快,领域开拓之宽阔,已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军事文学创作者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若对军事机器人这类的未来军事对象不了解不认识,便谈不上去书写这样的新军事“人”了。新时代的号角每时每刻都传递出令人振奋的旋律,我们的军队着眼未来战争所创造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成果,都是最精彩的书写内容和对象,我们应当珍惜新时代所给予的机遇,只有这样,我们的军事题材创作才会越来越有前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