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地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民参军”要什么?不要什么?

——从三个故事看新时代民间力量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创新路径


■中国国防报记者 魏宏涛

“民参军”呼唤“供给侧改革”

当前,武器装备采购领域面临供需矛盾。

需求侧,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国防和军队建设亟待提高建设质量效益,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在供给侧,现阶段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难以满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化解供需矛盾,“民参军”是一个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民参军”市场主体,以需求为主导,向着源头找需求,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行一场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个“民参军”故事,可以看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横切面。

中国制造“痛点”在哪

“风冷柴油机”的启示

“民参军”要有“甘坐冷板凳”的执著劲

“再过几年,我们这家企业就一百年了。”对着眼前一款风冷柴油机,两鬓略微斑白的洪里荣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谁也没想到,在中关村首届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这款小小的风冷柴油机竟然得了一等奖。这家源于民国时期的百年企业由此开始为人所熟知。

军方为何偏爱这款风冷柴油机?其设计、性能均远远超过国内同类产品,拿到国际上也毫不逊色。军用可以为特种车辆、液压设备、自动装填、发电机组等提供充沛动力;民用可以广泛适配各类柴油动力无人机、小型船舶、交通运输,适配范围广,市场需求巨大。

“仅仅研发环节,就花费了我们近10年时间。”总结“民参军”经验,这款老字号柴油机除满足军用需求外,坚持做到了核心技术“人无我有”,产品工艺“人有我优”,生产、质检等环节一个“不马虎”。产品倍受青睐的背后,正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支撑。

放眼国内,一些“民参军”产品技术难题早早攻克,却卡在了缺乏成熟可靠的“工艺”上,以至于“量产”遥遥无期。这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诸多“痛点”中的一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化解中国制造这个“痛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恰都离不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培育。

做军品为啥挣不了“快钱”

“海水淡化器”的倾诉

“民参军”不要贪图“一口吃个胖子”

9年前退休,有车、有房、有积蓄。在常人看来,张广德应该在家享受美好时光。

但他却选择了创业,为一个“便携式海水淡化器项目”投入个人大部分积蓄,至今仍奔波在“民参军”的征途上。创业最困难的时候,他几乎连差旅费都拿不出。

经过9年攻坚克难,“申蓝项目”取得初步创新成果。这款便携式海水淡化器,只要有原水(包括海水、污水等),经过人力推拉操作后,水壶中就能有饮用水。可广泛用于便携式单兵、岛屿守备、边防哨所等饮水保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军品项目含金量很高,要求也高。张广德坦言,刚开始总是失败,但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中关村首届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上,这一解决方案获得了高分。

市场联通“战场”,但“战场”逻辑绝不等同于市场。市场上,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频率快,一般民品从立项到上市需要几个月,长则一两年,往往能够今年立项,明年投产,后年挣钱,可以挣“快钱”。

战场上,军品一旦定型后,更新换代慢,使用周期比较长,军品流程科学严谨。这就是做军品挣不了“快钱”的原因之一。硬币另一面是,军品利润要比民品高,收入预期稳定,可以挣“稳钱”。9年“参军”路,“张广德们”对此感受颇深。

参与军民融合,市场思维要尽快转换过来,学会“慢”下来,用“战场”逻辑思考问题,除了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人才回流“流”向哪

“海归五人组”的告白

“民参军”要善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令人瞩目的中国“人才回流”,为何大多“流”向国家战略?深圳一家集团公司的探索实践,可谓一个生动解答。

8年前,26岁的刘若鹏回国,怀揣向母亲借来的20万元,与海外归国的4位学子一道,满怀一腔热血扎根深圳创业,立志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力量。

8年后,企业专门从事超材料技术装备、创新航空器及人工智能研发制造,举世瞩目。

这8年,正是军民融合战略从播种培育到落地生根的关键时期。“海归五人组”如何带领出一家“民参军”优势企业?这得益于他们不负国家重托,始终朝两个方向努力:第一努力成为“新时代的钱学森们”;第二努力“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一个努力有了初步结果,集团的部分超材料技术已经应用到我国重要的军事装备上。”面对记者,刘若鹏欣喜地介绍,第二个努力正在显示出威力:集团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等战略,实现了跨代式发展,向世界级创新企业迈进一大步。

在“海归五人组”看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更需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于“择”,他们有两个比喻:一是像八爪鱼那样,触角伸向四面八方,遇到人才就一定紧紧抓住不放;一是像地瓜藤块茎那样,根始终扎在泥土中,接地气广吸养分。通俗地讲,军民融合既要“仰望星空”,瞄准未来二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需要;又要“脚踏实地”,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急需。两者的统一,呼唤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人才资源。

采访手记

瞄准沙场“痛点”

做长企业“短板”

风冷柴油机、海水淡化器、超材料技术,这些“民参军”优势产品技术成功的秘诀之一,无外乎瞄准了战场上的“痛点”。稳定可靠的动力源、大洋内陆稀缺的饮用水、颠覆性的隐身材料,无一不是沙场定胜败的要素。

这些战场上的“痛点”可不好解决呐!有人曾打趣,这些需求“痛点”就是一个个“坑”,需要有心人来填充。坑坑洼洼的“民参军”征途上,确实很难立得住脚跟,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某个军用指标绊一脚,跌入“坑”中。如果低头向下,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脱坑”也就遥遥无期。相反,如果抬头向上,把这些“坑”当作弥补产品缺陷,做长企业“短板”的良机,这些“坑”自然成了个人快速成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台阶。同样一个“坑”,态度不同,结果迥异。从某种程度上看,军民融合战略有助于实现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国家强盛三者的有机统一。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这也许是洪里荣、张广德、刘若鹏们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