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以戒为固 以怠为败


■刘海涛

春节即将来临,全军上下备战忙。在边关、在海岛、在哨所,到处都有警戒的目光、巡逻的脚步、上膛的子弹。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以戒为固,以怠为败。

周武王曾问太公曰:“敌人夜来,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太公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各慎其处,时刻保持高度的戒备,才能避免敌人突袭。有了准备,“敌人若来,视我军之警戒,至而必还”。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刘基在《郁离子》中讲述了一个“若石防虎”的寓言:若石隐居在冥山山北,有只老虎经常窥伺他家。若石便率家人昼夜防备。因为防守严密,一年后,老虎什么也没得到,便死了。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再没有什么危害自己了。于是弛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没多久,有大兽而来,若石束手无策,被其咬死。

若石只知猛虎吃人,而不知吃人的野兽不止老虎一种。威胁暂时消失不等于危险永远消失,什么时候都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柳宗元在其《敌戒》中也阐述了这种危害:“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祗益为愈;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山川以人为固,苟无人能拒,山川曷足险哉?”一定意义上讲,山川之险是抵挡不住强敌的进攻和偷袭,军队的戒备状态、警备程度才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高度戒备,进退有序,号令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己方力量;松懈怠倦,一盘散沙,漏洞百出,岂有取胜之理?

兵法讲:“有备不败。”公元前158年,将军周亚夫率军驻扎细柳以防匈奴,将士们平时都身披铠甲,手执锐器,就是天子驾临亦不得随便进入,以致文帝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在霸上、棘门的军营如同儿戏一样,那些将军很容易因遭袭击而被俘。至于周亚夫,谁能冒犯他呢!”

先戒为胜,忘战必危。军人生来为打仗,军人的“词典”里没有注释过“星期天”,更没有收录过“休息日”。战争不分时间,它往往发生在人们没有想到、缺少防备的时刻。节假日如果不设防,这比防洪堤上突然冒出的管涌更危险、更可怕。“川雍而溃”,顶多是“伤人必多”。而疏于战备,就会形成多种安全威胁,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1981年6月7日,是星期日也是伊拉克国庆前夕。在这个充盈喜庆的日子里,伊拉克核反应堆的防卫部队让近1/3的官兵回巴格达市区休假,使得地空导弹部队和航空部队中某些关键岗位的值班人数不够,无法对空袭做出及时反应。最要命的是,空袭当天,约旦国王侯赛因发现以色列战机编队,提醒萨达姆加强戒备,而如此重要的情报亦被忽略。以色列正是利用其举国忙于庆祝之际,突袭了伊拉克,用时2分钟就使价值4亿美元的核反应堆彻底报废了。而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保护部队被以色列的突袭炸晕了头,以色列机群在无一损伤的情况下迅速飞出了伊拉克领空。这场代号为“巴比伦行动”的轰炸,可以说是节假日突袭的成功案例。

克劳塞维茨指出:“突然性是一切战略战术的精髓。”出其不意、攻敌不备是战争制胜的永恒法则。一部战争史表明,很多战争就发生在节假日。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突然入侵苏联,这一天是星期日;同年的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也是星期日;1944年,德军向盟军发起的“阿登战役”,发生在圣诞节前夕;1968年1月31日,北越向南越发起猛烈攻势,挑选的是农历新年;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选择的是犹太人的“赎罪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别家的教训,理应成为自家的教材。共和国军人应该深刻牢记那些发生在节日的战争,避免悲剧重演。

最大的年味是战味,春节更是战备日。战争没有预演,备战永不懈怠。只有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不因进退走留疏于战备,不因思家念亲怠于职责,确保战备值班反应灵敏、战备预案紧贴实战、战备物资准备充分,才能有效慑止潜伏在欢娱背后的“战争恶魔”。

(作者单位:71239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