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视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人,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习主席特别强调——

“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


■段文灵 冯思琦

新春的喜气在神州弥漫,滚烫的祝福在时空传递。

年关将近,在这个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多少身在异乡的游子思乡情愫愈发滚烫,即便远隔千里,即使再多艰辛,也会奔往家的方向,因为那里有思念、那里有期待、那里有温暖。

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国家献出青春和热血,再也不能踏上回家的路,他们的名字叫英烈;同样,还有一群人——承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再也等不回自己的家人,他们的名字叫烈属。

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当我们为国家的强盛骄傲自豪时,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成立舍身捐躯的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那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鞠躬尽瘁的英雄模范,更不能忘记那些在岁月静好的和平年代负重前行甚至付出生命的官兵……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29日,空军一架飞机在贵州境内训练时失事,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毅然献出宝贵的生命,践行着“苟利国家,生死以之”誓言,唱响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壮歌。但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是血肉之躯、有儿女情长,也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亲人。

可还记得,革命烈士刘景泰的母亲陈淑丽,看到战士们头顶高温还在搜救时,说的那句“战士们太辛苦,别再搜了,去烧头七吧”,直刺人心;可还记得,革命烈士张浩的妻子林红艳在参加完丈夫追悼会后,只带走了一件飞行服、一个飞行头盔、一本烈士证,那拖着8个多月身孕离开的身影,让人泪目;可还记得,因公牺牲的黄竞母亲李庚白,在西北大漠参加完儿子的追悼会后,没向部队提任何要求便要返乡,她说“部队很忙,不能在这里麻烦大伙”,让人敬佩……

烈属们的深明大义让我们敬佩。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特殊日子,我们在学习、弘扬英烈精神的同时,更要把其家人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

英雄身后多少事,谁来关爱慰忠魂?

习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谈到中国维和部队壮烈牺牲的烈士,强调“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这既凝结了社会期待和共同的期望,更饱含着对英烈亲人的礼遇和尊崇。因此,照顾好烈士的亲人,既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对正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的大力弘扬,更是对英烈在天之灵的告慰,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过去的这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关爱英烈亲人活动,把暖心之举当作责任之举,采取了一系列扎实的举措,想方设法为英烈家属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的行动深得人心。如果烈士有知,定当含笑九泉。

当然,不忘烈士之壮举,照顾烈士之亲属,法规政策是最坚实的保障。这些年,我国落实优待抚恤革命军人及其家属制度,坚持褒扬金制度和抚恤制度并行原则,通过立法保护,先后出台《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诊治疾病优待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让烈士家属全方位享受应有的礼遇和尊崇,让烈属的荣誉“实实在在看得见”。尤其是国家在2014年设立每年的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倡导以全民纪念的方式,强化和提升我国敬仰英雄及其亲属的礼仪和文化;2017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弥补相关政策空白,这些以国家之名、法律之名对英烈及其家属的告慰,不仅是一种浓郁的情感表达,更展示出社会的责任担当。其间体现的是“国家和人民并没有忘记”的深刻内涵,散发的是英雄情怀所本该有的价值温度,培塑的是尊崇英雄的时代意义。

“又是春来人重聚”。年关将至,军地各部门正走访慰问英烈家属,有的主动解决实际困难,有的主动邀请一起过年,让英烈家属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军队的关怀,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敬重,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情。我们更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涓流汇海、积土成山,用切实可行的举措与关爱,把英烈亲人照顾好,把英烈留下的空白填充好,把英烈未竟的遗志继承好,形成关心关爱英烈亲人的良好风尚。让烈士亲人享受到与英雄一样崇高的待遇,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告慰,更是对生者的尊崇和激励。

今天,我们关心关爱英烈家庭,既是对英雄精神的褒扬,也要昭示这样一个道理:凡是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人,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