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救援“国家队”枕戈待旦


■本报记者 张海华 通讯员 孙建波 徐明

2月24日一早,记者走进武警某部交通一支队四大队,一场以“地震及次生灾害”为背景的救援演练,正在该部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场展开。

铁甲隆隆,全员全装全要素集结完毕。道路抢通、桥梁架设、隧道排险等训练,划区分片迅速展开。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多样化救援装备,在高低起伏的山地上纵横驰骋,气氛紧张如同实战。

“过年期间你们也这样训练吗?”“作为国家级应急救援部队的一员,我们时刻谨记:抢险救援没有时间表!”教导员彭文雄说出了官兵的心声,灾害事故突发性强,要做到闻灾思动、决战决胜,就必须立足实战把绝活练精。

“立即实施无人机侦察。”训练场北侧,一架六旋翼无人机盘旋升空。高空俯拍、悬停扫描、抵近侦察,通过实时卫星图传,灾情分布、地形地貌一览无余,为指挥员判明情况、定下决心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一处“滑坡体”上,一台无人智能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处置这种类型的滑坡,我们在复盘历次实战后,研究出‘分层剥离,卸载反压’战法,不仅提高作业效率,更降低风险系数。”遥控操作手马国梁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加快无人抢险装备的训练力度,以提升地震排险、道路抢通、火灾抢险等任务中的安全高效救援能力。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训练场东侧,水陆两栖挖掘机正在沼泽地中封堵决口。岸边一辆轻型机械化桥车打开钢架,25米长的桥体跨越“沟壑”,转瞬之间,“天堑”变通途。

“除了实战锤炼,所有操作手在入门时都必须经过模拟操作考核,这也是他们在实际操作前的必修课。”排长梁建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在模拟机训练中心,30多名新战士正在上机操作。记者感叹,正是有了官兵们平时的刻苦训练,才有了在灾害救援时的一次次捷报频传。

(本报长沙2月25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