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军民融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雷达“蝶变”感悟融合之道


■中国雷达行业协会 闫瑞华

两条新闻,值得关注。

2016年底的一则旧闻,令人记忆犹新。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协助举办的无人机感应/避障技术大赛上,一家华人企业拔得头筹,摘得头等大奖,获奖技术产品是微波雷达。据悉,这是微波雷达首次进入无人机领域。有人说,这堪称一次完美的雷达“蝶变”。

另外一则预告,令人充满期待。第八届世界雷达博览会暨第九届军民两用电子信息技术展览会,以“深度融合大战略,科技创新扬国威”为主题,2018年6月将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雷达本为军事发明,素有“上帝之眼”的美誉。经过近70年发展,我国已研制、生产了几百个型号几万部各种军用和军民两用雷达。对照上述两条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新闻,从“上帝之眼”感悟军民融合之道,有助于对一些普遍规律进行认知和把握。

全能视角不可能,“全要素”标准不可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这也意味着,军民深度融合呼唤各个地域、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积极行动,共同参与。每个地域、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自身难以完全避免的局限,正如任何高端、完备的雷达技术、雷达产品都会有“先天不足”一样。军用雷达民用化的探索实践充分证明,在具体的军民融合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具备全能视角,越是深度融合越要善于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其他技术的军民两用、军民互转,道理也是如此。确立“全要素”标准,意味着主观上“不留一手”,客观上“不留死角”。如果“全要素”标准深入人心,国产微波雷达未能率先进入无人机领域之类的遗憾就会少一些,军民深度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就会强一些。

万无一失不现实,“高效益”追求不可丢。微波雷达进入无人机领域,为什么被誉为“雷达界一小步,无人机一大步”?原因纵有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需求牵引。据调查机构估算,2021年全球无人机数量将达6790万架。这是一个惊人数字!那家华人企业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并不在于“未卜先知”,而在于“洞察现实”:以天空为轨道的无人机,没有像汽车那样得到有效监督和管控,各界对于无人机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越来越感到惴惴不安。“军转民”也好,“民参军”也罢,哪有“万无一失”的道理?科学实验上有“试错法”,军民融合也允许出现偏差,有“容错”机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高效益”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果是统一的,真正的“高效益”是从巨大现实需求中“发掘”出来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效益”。

“以我为法”不足取,法治精神不可缺。军民融合初期摸着石头过河,难免有些地方不够规范。而今,伴随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进程加快,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日益凸显。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三者之间相互统一,有赖于法治精神的支撑。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凡涉及融合再片面强调和固执地坚持“以我为主”,甚至“以我为法”——凡是“我”主导的融合就一定重要,凡是“我”创新的方法就一定科学,长此以往,融合空间必将大大压缩,融合成效必定大打折扣。在美国,华人企业以微波雷达进入无人机领域,为什么势如破竹,还被空中飞行汽车、飞船等非无人机公司所采用?除了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外,还在于合作上的平等、包容。真正的融合是军民一体化的融合,在融合实践中,诸如军方、地方政府、军工企业、优势民企、社会组织等各类参与主体,只有坚持融合共享原则,各方积极性才能真正得以焕发,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最终体现在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逐步构建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