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姜鲁鸣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要加强战略引领,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军地协同,加强任务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主席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要加强战略引领,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军地协同,加强任务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习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体系。要把这样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真正转化为变革现实的巨大物质力量,迫切需要深刻认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

在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已经高度融为一体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战略,构建起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就是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本质。制定和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对军民融合发展作出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谋划,以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意志,牵引资源流动,引导资源配置,促进有限资源有效转化为双向互动的现代战斗力和现代生产力。由此可见,旨在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统筹治理现代化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满足为现代国防安全提供强大支撑、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引擎、为综合国力提升提供强大动能的战略需求。

为现代国防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从战争形态加快演变的现实看,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能够打造以国家整体实力为支撑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进入21世纪,机械化战争正在被信息化战争所替代。今天,构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信息化支撑环境,其生成所涉及的资源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的战略资源,使创造财富的方式与军事活动的方式深度融合,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也因此具有更加鲜明的高消耗性、高技术性、高依赖性特征,是典型的小打大备、小攻大防、小行动大保障。可以说,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其根基已经深深植入经济社会的沃土之中。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不仅仅是两大军事体系的直接对抗和较量,而是更加鲜明地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

从国家安全构成上看,现阶段国家面临的安全态势极为复杂,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现实安全威胁与潜在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军事安全威胁与其他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家战略利益拓展与维护国家安全相互交织。这种复合型国家安全,本质上是由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引发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各种矛盾因子在相对加速的发展进程中,在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国际交流中,被充分诱发和释放出来,与各国特殊国情融为一体,形成各种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情形。这种复合型安全结构,将国家安全与发展压合成为体现国家根本利益的“一块整钢”,国家对外防御功能与对内应对危机管理功能趋向融合,国防亦愈加具有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总体战略特征。在信息时代,我们须以军民融合之力,打造国家安全之盾。

从国防和军队建设所依托的经济形式看,市场经济的愈加成熟和发达,要求军队通过竞争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军队战斗力效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驱动下,配置资源最优化、最合理的选择,就是能融则融,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实现生产力和战斗力的同步提升和发展。目前,我国迫切需要以军民深度融合的伟力支撑军事力量体系建设。只有科学运筹、使用国家和社会中蕴含的巨大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能量,才能有效建设和大幅提高基于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军事体系能力。

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目前我国经济产出总量已达8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收入仍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依然徘徊在世界第70位至80位之间。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完成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任务,要有效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要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坚定不移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一是需求创造效应。通过军民融合,许多原本由军队或军工系统自我经营、自我保障、自我配套的事情逐步交由市场和社会去做,会释放出巨大的市场内需潜力,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特别是未来军队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必将为利用经济社会资源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旺盛的需求条件。二是技术创新效应。历史上许多革命性的科技创新都源于军事需求的强力拉动。军队和军工系统长期积淀形成的优质创新资源和技术,一旦加速向民用领域开放共享,并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就会激发巨大的创新活力,催生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全球科技创新异常活跃,3D打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深海深空探测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潜能巨大。三是创造就业效应。军民融合产业往往都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创造的就业岗位一般都是高质量的,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四是资源节约效应。军民之间体系壁垒的打破、利益高墙的拆除、市场力量的引入,必将带来更加显著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分工效率,根治军地重复建设、效益低下、共享不够、浪费严重的顽疾,确保把有限的国家资源用在安全和发展的刀刃上。

为综合国力提升提供强大动能

当今世界正处在国际力量新格局形成的历史前夜。各大国都在加紧发展和改革,正在展开一场决定未来命运的激烈竞争。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我们的事业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

从世界趋势看,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推进,主要国家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先发优势,都在不断拓展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世界军民融合正进入一个以“创新引领、多点突破、能力重塑”为鲜明特征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潮流中,美国等主要国家已处在军民深度融合期,一些发展中大国也在积极谋求军民深度融合。总体态势为:争夺信息时代的经济技术制高点成为大国推进军民融合的深层动因;军民通用技术发展成为推动军民融合的强大动力;政府和市场形成强大合力成为推进军民融合的基本方式;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加速推动新军事革命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向。

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军民融合潮流和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正进入一个与外部世界的摩擦多发期。

从国力竞争态势上看,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在短短的数十年间要完成三大转变,即由封闭转向开放、由计划转向市场、由农业和半工业化社会转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这些重大转变,在西方通常要数百年才能完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么繁重的历史任务,经济发展速度又这么高,难免会产生一种“压缩式”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所有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连同各类矛盾都被“挤压”在“短暂的历史一瞬间”。由此带来中国发展的两重性:主导方面是促进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历史价值;负面效应是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力结构存在三个不均衡:在经济体系中,GDP总量与经济质量、经济结构、技术水平之间存在不平衡;在力量建设体系中,经济增长与社会、文化、生态、国防建设之间存在不平衡;在综合国力体系中,已有资源力量与战略运筹能力之间尚存在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由大向强发展。

只有加快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才能逐步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其要义并不是简单解决资源节约问题,也不是解决技术和装备的“代差”问题,而是消除国家统筹安全和发展方面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的“制度差”,构建起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综合国力持续提升提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框架。可以说,能否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效掌握信息时代国家安全和发展主导权,直接关系到我们究竟能否有效凝聚起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力量来支撑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国家战略有效统合资源,不能打造强大的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国家就会陷入“有资源、无能力”“指头硬、拳头软”的困境,国家安全和发展就将失去最核心的支撑力,我们就会在争夺未来国防安全和现代综合国力主导权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逻辑。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